根肿菌侵染油菜抗感病品种早期防御酶活性及转录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珍

作者: 郭珍;葛波;韩美丽;陶伟林;胡燕;陈国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根肿菌;油菜;抗性;防御酶;转录组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90-2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抗病和感病2种油菜品种抗病机理及基因表达差异,通过水培法观测油菜抗病品种6M80和感病品种中双11号接种根肿菌后的根毛侵染,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RNA-Seq技术分别测定根部防御酶的活性及所有的转录序列。结果表明,接菌后3~15 d油菜品种6M80的根毛侵染率显著低于油菜品种中双11号,其根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接菌后第12天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油菜品种中双11号,分别为382.50、2 044.44和3 342.22 U·g~(-1)·min~(-1)。与未接菌相比,油菜抗病品种6M80和感病品种中双11号接菌后第3、6、9、12天共分别存在6 607个和2 499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大多数DEGs参与信号传导、生物代谢、转录过程及防御机制。油菜品种6M80和中双11号中分别存在82个和53个防御酶相关的DEGs。研究表明,根肿菌侵染油菜抗病品种早期防御酶活性较高,其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参与木质素生物合成和过氧化氢代谢,并在抗根肿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类号: S435.654

  • 相关文献

[1]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吴彩云,高春华,周继中,刘子荣,欧阳凤仔,张洋,孙明珠,李晓楠,范琳娟,姚健,姚英娟,徐雪亮. 2024

[2]西南地区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及布局分析. 黄小琴,张蕾,杨潇湘,伍文宪,周西全,刘勇. 2020

[3]江西省油菜根肿菌小种鉴定与油菜品种抗性分析. 黄蓉,胡建坤,黄瑞荣,华菊玲,檀根甲,丁云花,刘甫祥. 2019

[4]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解淀粉芽孢杆菌Bam22在油菜体内的定殖. 杨潇湘,黄小琴,张蕾,张重梅,鲜贇曦,周西全,刘勇. 2022

[5]激发子物质处理富士苹果果实后抗轮纹病病菌侵染的研究. 刘志,张华磊,谢兴斌,束怀瑞,郝玉金. 2009

[6]茄子对褐纹病的抗性及其生理响应. 李可,金辉,邹华芬,高晓敏,闫海霞,王琚钢. 2018

[7]不同抗性油菜品种接种黑胫病菌防御酶活性变化研究. 宋培玲,张键,郝丽芬,皇甫海燕,袁喜丽,包玉英,李子钦. 2015

[8]基于角果皮转录组研究夜间低温对油菜种子含油量的影响. 米超,王晋雄. 2024

[9]广西区优质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刘助生,张宗急,钟丽,廖云云. 2011

[10]农户对油菜品种不同性状主观需求的变化趋势与群体间差异分析. 冷博峰,李谷成,冯中朝,马文杰,李先容. 2021

[11]播期对双季稻区油菜熟期、产量及抗性的影响. 邹晓芬,张建模. 2011

[12]油菜根肿病抗性遗传改良与应用. 王燕燕,杨植全,杨庆勇,张椿雨. 2021

[13]多效唑对油菜薹期的调控作用. 伍贻美,陈玉卿,张洁夫,鲁桂生,惠飞虎. 1992

[14]不同油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分析. 符明联,杨玉珠,李根泽,罗延青,奚俊玉,徐海燕,张晓兰,原小燕,杨卫国. 2011

[15]四川主栽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研究. 黄小琴,柯绍英,刘红雨. 2009

[16]四川省油菜区试材料对根肿病抗性差异研究. 柯绍英,刘勇. 2008

[17]浙江东阳地区两组油菜新品种的比较试验. 宋费玲,石丽敏,吕学高,朱正梅,许巧贤,陈一波,卢华兵. 2021

[18]油菜不同人工合成系后代材料的霜霉病抗性. 刘勇,牛应泽,V.H.Paul. 2003

[19]抗咪唑啉酮油菜种质的发现与鉴定. 高建芹,浦惠明,戚存扣,张洁夫,龙卫华,胡茂龙,陈松,陈新军,陈锋,顾慧. 2010

[20]杂交油菜品种沣油682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 黄艳宁,龙世平,陈卫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