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粒长及粒重的分子改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相文

作者: 苏相文;高方远;任鄄胜;吕建群;陆贤军;任光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长粒型;gs3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芯片分析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9 年 32 卷 010 期

页码: 2273-22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长粒型新恢复系,为杂交水稻长粒型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常规回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鉴定,结合粒型和低垩白等形态性状选择,将长粒型基因gs3导入短粒型优良恢复系中间材料R33947中.[结果]培育出了4个新的长粒、低垩白和产量较高的改良系.他们的基因位点没有差异,但粒形和产量性状有明显不同.其中,RGL3株系配合力较好,后定名为成恢637.利用该恢复系与优质香稻不育系川康606A配制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川康优637”在长江上游区域试验中比对照F优498增产4.7%,米质优良.[结论]通过常规的回交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鉴定,结合优良形态选择的方法,筛选获得4份gs3纯合的优质抗病改良系,为选育新的优质水稻恢复系提供种质资源.育成优良恢复系成恢637,其与优质香稻不育系川康606A配制的新组合“川康优637”具有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等特点.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抗瘟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实践和策略. 杜雪树,夏明元,李进波,戚华雄. 2019

[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和抗褐飞虱多基因聚合的水稻恢复系. 李进波,杜雪树,夏明元,万丙良,戚华雄. 2020

[3]聚合gs3、Pita及Pib基因创制长粒高抗稻瘟病核心粳稻种质. 毛艇,李鑫,刘研,张战,钟顺成,王诗宇,赵一洲,倪善君,李旭. 2023

[4]水稻粒长粒重主效基因GS3的功能标记开发与利用. 伍豪,高利军,黄娟,高菊,卿冬进,戴高兴,梁海福,周维永. 2019

[5]标记辅助选择结合花药培养改良粳稻'盐丰47'的外观品质. 李旭,付立东,王宇,隋鑫,任海,吕小红,马畅,杜萌,毛艇. 2021

[6]水稻粒型基因GW2和GS3遗传效应分析. 张善磊,赵春芳,赵凌,胡庆峰,顾明超,梁文化,路凯,张亚东,王才林. 2017

[7]水稻粒长基因GS3和qGL3功能标记的设计及应用. 张亚东,郑佳,赵春芳,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姚姝,赵凌,于新,王才林. 2014

[8]长粒型优质粳稻新品种-辽星8号. 王德生. 2006

[9]长粒型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桂育9号的选育. 陈传华,刘广林,李虎,罗群昌,陈远孟. 2018

[10]长粒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川优7021. 张翅,钟光跃,阳小平,吕建群. 2023

[11]寒地水稻花培新品种龙粳10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张淑华. 2001

[12]水稻新品种龙粳37选育技术报告. 孙海正,孙淑红,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杨丽敏. 2014

[13]广西长粒型高档优质常规稻育种策略及育种实践. 陈传华,刘广林,李虎,陈远孟,罗群昌. 2017

[14]机械插秧密度对水稻广两优5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记安,谢春甫,刘长兵,王伟刚,乐菊,汪新胜,罗珍美,程建平,游艾青. 2014

[15]水稻种质资源开花期耐热性分析. 查中萍,殷得所,万丙良,焦春海. 2016

[16]施硅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丁亨虎,刘章军,杨利,余礼涛,代士杰,吴茂前,吴家琼,刘克芝,付勇. 2015

[17]灌浆期淀粉合成酶动态与米质的相关性分析. 孙金才,杨泽敏. 2008

[18]水稻籼粳指数鉴定方法及亚种间杂交的分子辅助育种. 李阳生. 2018

[19]水稻糙米中维生素E相关QTL分析. 张晓娜,王令强,高冠军,张庆路,罗利军. 2014

[20]水稻粒型基因克隆与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邱先进,袁志华,何文静,刘环,徐建龙,邢丹英.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