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104个农业综合开发县的调查数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凡

作者: 陈凡;李俊杰;梁晨;赵勇智;王牧野;李建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经营状况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244-2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基于全国1 104个农业综合开发县7 73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分析新型农业主体的经营状况,并依据科学、合理的原则选取指标,探析农业主体营业利润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文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其中,实证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结果]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表现为3个特点。(1)资金实力较强,财务状况良好。就资本而言,涉农企业的注册资本均值1 944. 06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额均值为402. 26万元,就经营利润而言,涉农企业的净利润均值为742. 09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净利润均值为23. 31万元。(2)适度规模经营成效显著,带动能力较强。涉农企业的基地面积均值达1 050. 84hm~2,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面积均值为361. 61hm~2,符合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农业企业带动农户均值为5 41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均值为904户。(3)市场导向明显,经营范围广泛。从销售的广度来看,涉及农林牧副渔业的各种农副产品,从销售的深度来看,包括初级农产品和精深加工的产品。(4)注重品牌建设,产品认证比例较高。获得级别认证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比例分别为86. 31%、64%,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3个等级;就涉农企业而言,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比例分别为:26. 90%、30. 64%、55. 84%;就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比例分别为:16. 90%、23. 73%、52. 89%。[结论]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商标级别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营业利润率有正向作用,主体类别、资产负债率、级别认定、商标注册、产品认证、基地面积对主体的营业利润率有负向作用,管理认证及带动农户数对农业经营主体营业利润率的影响不显著,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分类号: F324

  • 相关文献

[1]2011年全球南极磷虾捕捞和主要生产企业经营概况. 李励年,邱卫华,王茜. 2012

[2]浙江省近海捕捞经营状况调查研究——以宁波市两个渔村为例. 程若冰,岳冬冬,王茜,熊敏思,刘勤,戴媛媛,肖黎,陆亚男. 2016

[3]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合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和平,韩伟宏,孙振,张李俊,王达菲. 2015

[4]“一带一路”倡议下滨海新区农业对外合作研究——基于涉农企业调研分析. 秦静,张磊. 2019

[5]中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 谢玲红,毛世平. 2016

[6]开放式创新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CEO经历、能力平衡的调节效应. 林青宁,毛世平. 2021

[7]涉农企业银行贷款意愿层次分析. 张雁明,夏英. 2016

[8]技术引进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基于三阶段吸收能力的视角. 林青宁,毛世平. 2020

[9]涉农企业竞争力评价的难点问题及解决途径. 卢凤君,张琳,吴敬学,毛世平. 2005

[10]涉农企业海外投资的保险政策支撑:现实困境、国际经验与发展思路. 魏腾达,张学彪,周厚熹,计晗. 2024

[11]新形势下涉农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研究. 李书峰,毛世平. 2019

[12]涉农企业要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毛世平. 2014

[13]涉农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下的财务方法探究. . 2017

[14]"大国小农"现代化出路在于农业科技优先发展. 张合成. 2022

[15]中国涉农企业创新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刘晴,卢凤君,张琳,吴慧曼,刘鑑洪. 2010

[16]加快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黄大金. 2001

[17]我国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饶媛媛,郝汉. 2023

[18]天津市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郭华,孙国兴,史佳林,李瑾,尹川. 2021

[19]我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谢彬彬,陈叶兰,毛世平. 2015

[20]政府补助、创新环境与涉农企业创新效率. 林青宁,毛世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