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大麻哈鱼人工催产技术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军
作者: 陈军;赵春刚;赵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麻哈鱼;人工催产;繁殖
期刊名称: 黑龙江水产
ISSN: 1674-2419
年卷期: 2011 年 05 期
页码: 13-16
摘要: 选取60尾雌性大麻哈亲鱼,分成S-GnRH-A组、HCG组和17α-20βp组,在2~4℃水温下分别进行不同催产药物的人工催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三组的催产率分别为10%、15%、65%,共有18尾亲鱼产卵,卵径0.54~0.66cm,平均怀卵量为3530粒,获得成熟卵63500余粒,受精卵51680粒,发眼卵38815粒。在6~9℃水温条件下,经59天孵化出苗,孵化鱼苗36370尾。
分类号: S961.2
- 相关文献
[1]泥鳅人工催产、自然受精的繁殖方法. 刘俊得,刘博,鲍克杰,蔺玉华. 2017
[2]漠斑牙鲆人工催产和自然产卵的比较. 徐绍刚,田照辉,朱华. 2009
[3]缺帘鱼人工繁殖初探. 孙向军,史东杰,穆祥兆,梁拥军,张欣. 2009
[4]黄颡鱼人工繁殖试验研究. 邢九保,王宏华,卢文轩,秦维力. 2001
[5]缺帘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徐绍刚,田照辉,朱华,李建平. 2008
[6]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实验. 张玉勇,何宝全,曹顶臣,白庆利,何立川. 2021
[7]塞内加尔鳎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刘新富,柳学周,连建华,王印庚,张福龄,于宏,马爱军,刘寿堂,翟介明. 2008
[8]南方糙海参的人工催产与育苗初步试验. 杨学明,张立,李有宁,陈明强,甘西. 2011
[9]长江上游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研究. 胡佳祥,张植元,王雄延,陈娇,范泽. 2021
[10]白甲鱼人工繁殖经验总结. 龙命雄. 2018
[11]乌苏里拟Chang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Chang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戚继刚. 2001
[12]史氏鲟人工催产技术及低温早繁对策. 潘伟志. 1999
[13]半滑舌鳎人工催产技术研究. 杨景峰,陈松林,翟介明,田永胜,苏鹏志,孙丽娟. 2010
[14]洛氏的人工繁殖. 张永泉,徐伟,席庆凯,张庆余,尹家胜. 2015
[15]池养镜泊湖蒙古鲌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观察. 姜海峰,耿龙武,佟广香,李晨宇,王四泽,徐伟. 2016
[16]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邹桂伟,罗相忠,潘光碧,陈细华. 2002
[17]基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长鳍吻鮈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初探. 朱永久,吴兴兵,何勇凤,杨德国. 2018
[18]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鲿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王鹏,赵春刚,戚继刚. 2001
[19]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潘伟志,陈军,王鹏,尹洪滨,赵春刚,关海红,焦晓平. 2006
[20]白甲鱼人工繁殖经验总结. 龙命雄.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胡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陈军;叶春雷;王炜;李进京
关键词:胡麻;生长调节剂;产量;抗倒伏;生物酶活性
-
优质紫苏新品种陇苏3号
作者:欧巧明;李琦;陈军
关键词:总状花序顶生;单株产量;主穗;油酸含量;生物技术研究所;木酚素;紫苏;中早熟
-
木霉菌剂对夏季速生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陈军;张丽;黄菁;李正丽
关键词:速生白菜;木霉菌剂;产量;品质;抗病性
-
中国水产养殖装备发展现状
作者:刘世晶;李国栋;刘晃;郑浩君;陈军
关键词:水产养殖;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
低醇溶蛋白转基因大麦氮素转移特征
作者:陈军;李静雯;王立光;朱天地;陈琛;包奇军;欧巧明
关键词:低醇溶蛋白;转基因;大麦;氮素转运;氮素积累
-
基于BSA-Seq技术初步鉴定油用亚麻抗白粉病候选基因
作者:叶春雷;王炜;陈军;陈琛;罗俊杰;王一;张建平
关键词:油用亚麻;白粉病;BSA;候选基因
-
植物染色体加倍的表型和遗传学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李淑洁;裴怀弟;刘新星;陈军;江晶;张朝巍
关键词:多倍体;染色体加倍;表型变异;遗传变异;表观遗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