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微生态调控白菜根肿病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勇
作者: 刘勇;赖佳;孙小芳;韦树谷;曾华兰;陈臣;黄玲;盛玉珍;叶鹏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菜;根肿病;根际微生态;生防微生物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381-4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白菜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引起的一种常见土传病害,主要危害白菜的根部.根际是土壤-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关键微域,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失衡是导致土传病害的重要因素,深入探究根际微生态与土传病害互作机制,有利于从根际微生物、抑病物质和功能代谢等方面挖掘防控土传病害安全高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根际微生态与白菜根肿病的发生机制关系,从该病害的危害、发生的根际微生态机制及生防菌防治研究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根际微生物调控白菜根肿病发生的机制,以期为白菜根肿病防控、促进土壤健康和维持根际微生态系统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436.34
- 相关文献
[1]辽宁省白菜种植品种根肿病抗性评价. 李颖,苗则彦,赵杨,白元俊,赵奎华. 2013
[2]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李兴龙,李彦忠. 2015
[3]我国天敌昆虫与生防微生物资源引种三十年成就与展望. 陈红印. 2016
[4]微生物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崔嫚,邵改革,杨诺林,范庆昊,张金威,田雨,郑素月,张瑞颖. 2024
[5]喷雾压力、药液流量和工作风速对生防微生物在不同作物上定殖的影响. 刘邮洲,陈志谊,傅锡敏,吴萍,罗楚平,龚艳,刘永峰,聂亚峰. 2008
[6]螟黄赤眼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 赵宇,刘佳,路杨,隋丽,徐文静,杜茜,李启云,张正坤. 2023
[7]摩西斗管囊霉改善连作花生根际土壤的微环境. 崔利,郭峰,张佳蕾,杨莎,王建国,孟静静,耿耘,李新国,万书波. 2019
[8]香蕉根际微生态及其与枯萎病防治之间的关系. 漆艳香,谢艺贤,彭军,曾凡云,张欣. 2024
[9]粪产碱菌对水稻根质子分泌作用及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林敏,平淑珍,尤崇杓. 1992
[10]人参红皮病的研究进展. 张亚玉,徐成路. 2015
[11]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的研究进展. 何欢,王占武,胡栋,张翠绵,李洪涛,贾楠. 2011
[12]连作介导的药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态灾变机制研究展望. 陈爱国,李明杰,张宝,王峰吉,古力,冯法节,刘红燕,张重义. 2016
[13]李明远断病手迹(五十七) 是线虫病还是根肿病. 李明远. 2015
[14]土壤pH值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相互关系研究. 黄蓉,黄瑞荣,胡建坤,华菊玲,闵跃中. 2015
[15]NBF-926的生物测定及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试验. 龙同,曹春霞,张光阳,黄大野,杨妮娜,胡洪涛,杨自文,杨再辉. 2016
[16]7种药剂对大白菜根肿病田间防效的比较. 龙同,曹春霞,万中义,廖先清,杨自文. 2010
[17]不同药剂处理对大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颖,白元俊,苗则彦,赵杨,赵奎华. 2012
[18]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CRb的分子标记验证与种质资源筛选. 任平平,马安峰,程斐,孙朝辉,高建伟. 2016
[19]大白菜根肿病的遗传规律及抗病基因定位研究. 张红,张斌,闻凤英,刘晓晖,王超楠,李梅,黄志银. 2017
[20]青麻叶大白菜根肿病人工接种方法及条件研究. 张红,张斌,王超楠,李梅,黄志银,刘俊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芦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
作者:盛玉珍;黄玲;叶鹏盛;赖佳;刘勇;张骞方;刘佳;李丰山;韦树谷
关键词:芦笋;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
农用推杆电机行程控制算法研究
作者:刘勇;徐识溥;胡雯雯;郭孝坤;蒋雯斐;王运圣
关键词:行程控制;推杆电机;霍尔计数;远程控制;农业物联网
-
四川省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现状及绿色防控对策
作者:向运佳;余垚颖;刘勇;蔡伟莉;张鸿;杨恩年;张蕾
关键词:大豆;四川;病虫害;绿色防控
-
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作者: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关键词:高粱;杂交种;晋粱112号;组培;抗旱;高淀粉;选育
-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与钒钼黄比色法在有效磷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华丽霞;代顺冬;何炼;叶鹏盛;孙小芳;况再银;曾华兰;蒋秋平;张敏
关键词:有效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钒钼黄比色法;肥料
-
大田智能灌溉系统的构成及应用
作者:刘勇;王金华;王季;骆静;王运圣;杨娟
关键词:大田智能灌溉系统;云平台;智能灌溉控制器;灌溉小助手;应用效果
-
氟唑菌酰羟胺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及对烟叶和土壤的安全性
作者:刘勇;秦言敏;熊书斌;黄长权;冯佳;李义强;王杰;张超群;黄斌
关键词:氟唑菌酰羟胺;烟草赤星病;敏感基线;安全性评价;微生物共发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