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酶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姬慧

作者: 姬慧;冯广朋;黄晓荣;耿智;庄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抱卵蟹;肝胰腺;性腺;能量代谢酶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20 年 50 卷 006 期

页码: 107-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天然群体和养殖群体的性成熟中华绒螯蟹雌蟹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中华绒螯蟹抱卵前后不同组织中能量代谢酶[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脱氢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精氨酸激酶(AK)]的活性,探讨雌蟹在抱卵繁殖期间能量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雌蟹抱卵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HK活性显著高于抱卵后.抱卵前后肝胰腺和肌肉组织PFK活性无显著差异.雌蟹抱卵前肝胰腺组织PK活性显著高于抱卵后,而抱卵前肌肉组织PK活性显著低于抱卵后.雌蟹抱卵前肝胰腺组织SDH活性高于抱卵后,但差异不显著;抱卵前肌肉组织SDH活性显著高于抱卵后.雌蟹抱卵前肝胰腺组织MDH活性显著高于抱卵后,而抱卵后肌肉组织MDH活性显著高于抱卵前.雌蟹抱卵前肝胰腺组织AK活性显著高于抱卵后,而抱卵后肌肉组织AK活性显著高于抱卵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群体和养殖群体抱卵前主要利用肝胰腺中的糖酵解酶、三羧酸循环酶和精氨酸激酶催化底物释放能量,但抱卵后主要利用肌肉组织中的糖酵解酶、三羧酸循环酶和精氨酸激酶催化底物释放能量;两个群体抱卵前后HK、PFK、PK、SDH、MDH和AK活性都呈现出组织差异性,在能量代谢中发挥特定作用.

分类号: S966.61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能量代谢比较. 冯广朋,张航利,庄平. 2015

[2]微冻贮藏过程中能量代谢酶活性和蛋白质氧化降解对鲈鱼质构特性的影响. 胡佳慧,熊光权,乔宇,廖李,王俊,汪兰. 2018

[3]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溯河洄游期食物来源变化. 崔莹,吴旭干,赵峰,李嘉尧,连一霖,王福强. 2019

[4]采用框架法对不同栖息环境中华绒螯蟹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 郑朝臣,骆仁军,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19

[5]水蕹菜浮床对盐碱地池塘水质与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 袁泉,任艳,周文宗,李为,刘家寿,张堂林. 2019

[6]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雌体中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王潇,韩刚,张小军,梅光明,穆迎春,宋金龙,郭亚男,孟娣,杨臻. 2019

[7]水流速度对饥饿期中华绒螯蟹亲蟹能量代谢的影响. 李春波,沈晨晨,冯广朋,赵峰,张涛,杨刚. 2023

[8]蕹菜替代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产量和蟹塘水质的影响. 刘永茂,金梅娟,付卫国,沈明星,朱卫峰,吕海瑞,徐君,施林林. 2022

[9]长江中华绒螯蟹洄游群体与养殖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曹侦,冯广朋,庄平,侯俊利. 2013

[10]不同脂肪源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李伟国,温小波,朱大世. 2010

[11]中华绒螯蟹中内源性氨基脲的产生途径研究. 彭婕,吕磊,喻亚丽,甘金华,何力. 2019

[12]水生植物对浮游菌群和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施林林,王杰,沈明星,梅丽娟,邓金花,王海候,陆长婴. 2025

[13]短期饲喂黄曲霉毒素B_1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伟,王宝杰,刘梅,蒋克勇,齐灿灿,杨广,王雷. 2017

[14]聚β-羟基丁酸酯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免疫和消化指标的影响. 张月,段亚飞,董宏标,张家松. 2017

[15]绿原酸诱导凡纳滨对虾抗氧化功能及抵御低盐度胁迫的响应. 王芸,李健,李正,牛津,王珺,黄忠,林黑着. 2014

[16]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伟,王雷,刘梅,蒋克勇,齐灿灿,杨广,王宝杰. 2017

[17]8种染色方法对组织切片中虾肝肠胞虫染色效果的比较. 常晓晴,王元,英娜,李楠英,黄倞,李新苍,周俊芳,房文红. 2019

[18]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杨志彪,赵云龙,周忠良,李娜,杨健. 2006

[19]三唑磷对斑节对虾肝胰腺和鳃的氧化胁迫效应. 李红艳,张喆,陈海刚,马胜伟,陈炜婷. 2013

[20]杜仲叶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酶活性及肝胰腺组织的影响. 李军涛,李金宝,冼健安,陈惠琴,张秀霞,郑佩华,鲁耀鹏,王冬梅.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