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下玉米象与谷蠹种内和种间竞争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蕊

作者: 周蕊;崔晋波;邓永学;王进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种内竞争;种间竞争;玉米象;谷蠹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2 年 24 卷 04 期

页码: 637-6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参照Giga的方法在28℃和33℃下研究玉米象与谷蠹的种内和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单独饲养下玉米象与谷蠹的生殖曲线均为抛物线型,属于资源利用竞争型,种内竞争强度取决于初始虫口密度。玉米象与谷蠹混合饲养的种群数量均明显小于单独饲养的种群数量,两物种为争夺有限的资源产生竞争,种间竞争强度取决于初始虫口密度和温度条件。在28℃下玉米象生殖曲线为凸型,是强竞争者,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在33℃下谷蠹的竞争能力增强,生殖曲线由28℃下的凹型转变为33℃下的凸型,将有可能占据决定地位,但玉米象在较高虫口密度下生殖曲线仍为凸型,竞争结果最终可能会导致两物种共存。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巴豆提取物对4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姚英娟,杨长举,薛东,华红霞. 2008

[2]玉米象与谷蠹的产卵及其幼虫期发育竞争研究. 周蕊,崔晋波,邓永学,王进军. 2013

[3]柳枝稷与苜蓿混作生长特征及竞争作用研究. 高阳,安雨,王志锋,任伟,徐安凯. 2016

[4]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种内和种间的竞争行为. 苏湘宁,林晓珠,余小强,李传瑛,郑晓佳,焦家欣,申建梅,陈亚青,彭玉玲,章玉苹,胡黎明. 2024

[5]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1)混播中的竞争与共存. 谢开云,张英俊,李向林,何峰,万里强,王栋,秦燕. 2015

[6]典型草原三种蝗虫种群竞争关系的研究. 徐云虎,曹广春,格希格都仁,刘朝阳,贺兵,额尔登巴图,王广君,张泽华. 2012

[7]昆虫群落中天敌间的致死干扰竞争作用. 杨念婉,万方浩. 2011

[8]高幼虫密度胁迫对二化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戴长庚,李鸿波,张昌荣,薛原,倪源,胡阳. 2016

[9]AM真菌与植物种内竞争的互作效应  . 张贵启,王晓娟,孙向伟,沈禹颖,赵银,金樑. 2009

[10]不同密度稗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黄春艳,郭玉莲,黄元炬,朴德万. 2014

[11]种龄、种内竞争及环境因子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李,李君,吴篆芳,曹坳程. 2013

[12]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的控制潜能. 陆宴辉,李红梅,张峰,吴孔明. 2012

[13]林下和撂荒地生境紫茎泽兰幼苗的生长特征及其种内竞争形态反应. 桂富荣,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2012

[14]薇甘菊化感自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徐高峰,张付斗,李天林,张云,张玉华. 2009

[15]基于功能反应和两性生命表评价番茄潜叶蛾的取食能力和生长发育. 周军辉,罗文芳,何伟,孙晓军,仲卫娟,许建军. 2023

[16]稻谷对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Motschulsky的抗性. 李宝娟,张志涛. 1990

[17]利用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小麦中玉米象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李淑荣,王殿轩,高美须,原锴,温贤芳. 2004

[18]玉米象成虫在5种储粮中的产卵节律. 范锦胜,郑旭,王天宇,杨佳乐,张李香. 2016

[19]寄主及寄主食物对雅脊金小蜂子代性比、体型和翅型的影响. 孙永超,高燕,张中润,许再福. 2009

[20]电子束辐照谷物中玉米象不同虫态的生物效应. 王殿轩,李淑荣,温贤芳,原锴.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