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Pα)基因解析及其与WSSV抗性的关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晶晶

作者: 王晶晶;李旭鹏;薛倩;曹宝祥;栾生;罗坤;隋娟;代平;曹家旺;谭建;陈宝龙;傅强;孔杰;高焕;孟宪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TRAP;表达水平;SNP;DNA甲基化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易位子相关蛋白α亚基(translocon-associatedproteinalpha,TRAPα)基因特征及其在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WSSV)中的作用。通过PCR和Sanger测序技术,获得凡纳滨对虾TRAPα的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Lv-trapα,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eal-time PCR分析Lv-trapα基因在健康凡纳滨对虾和感染WSSV不同时间点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眼柄中的Lv-trapα表达水平。同时,利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技术(bisulfite sequencing PCR, BSP)检测健康凡纳滨对虾和感染WSSV后96 h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中Lv-trapα基因上游DNA序列的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Lv-trapα的ORF全长873 bp,共编码290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32466.4,理论等电点为4.45。多序列比对发现TRAPα蛋白的保守性较高。Lv-trapα DNA序列中有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其中1个SNP位点处于外显子区域且属于错义突变,其余7个SNP位点处于内含子区域。real-time PCR结果显示, Lv-trapα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眼柄中均有表达,且在感染WSSV后显著上调表达(P<0.05)。值得注意的是,在感染WSSV后96 h,体内病毒含量不同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Lv-trapα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高病毒含量组中Lv-trapα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病毒含量组(P<0.05),提示Lv-trapα表达水平和WSSV复制水平存在正相关性。BSP结果显示,Lv-trapα基因上游1个CpG位点(存在于NCBI数据库NW_020872863.1第360336-360337 nt位置)的甲基化水平和Lv-trapα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该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和凡纳滨对虾体内WSSV病毒含量也呈负相关。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凡纳滨对虾抗WSSV的分子机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出现的新型分子标记. 赵雪,谢华,马荣才. 2007

[2]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几种新型分子标记. 张伟峰,于拴仓,郝浩永,陈莉. 2010

[3]凡纳滨对虾TCP-1-eta基因的克隆及与耐寒性状的相关性. 殷勤,彭金霞,崔亮,谢达祥,王志伟,李奎,陈晓汉. 2011

[4]凡纳滨对虾TCP-1-Beta基因的克隆及其与耐寒性状的相关性. 彭金霞,殷勤,崔亮,王志伟,李奎,陈晓汉. 2011

[5]人工养殖鲶的TRAP遗传分析. 葛学亮,孙中武,尹洪滨. 2010

[6]部分柿属植物TRAP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引物筛选. 罗纯,吴迪,张青林,罗正荣. 2014

[7]开发TRAP标记的新策略. 任民,王志德,贾兴华,蒋彩虹,王日新. 2009

[8]云南超高产橡胶树的SSR、AFLP和TRAP分析. 张燕燕,黄华孙,胡彦师,程汉,安泽伟. 2010

[9]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一种新的植物基因型标记技术. 杜晓华,王得元,巩振辉. 2004

[10]TRAP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分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苗培明,范玲. 2007

[11]吉氏巴贝西原虫TRAP分子的功能鉴定. 周金林,周勇志,张厚双,曹杰,王欣之. 2009

[12]杧果TRAP标记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引物筛选. 罗纯,武红霞,姚全胜,王松标,许文天,马小卫. 2015

[13]棉花TRAP-PCR扩增体系的建立. 苗培明,罗淑萍,范玲. 2008

[14]茶树T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正交设计优化. 张丽群,成浩,王丽鸳,韦康. 2012

[15]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晏嫦妤,李家贤,黄华林,吴华玲,乔小燕,何玉媚. 2013

[16]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TRAP分析. 苗培明,范玲,师维军,乌买尔江,徐利民,马君. 2009

[17]茶树TRA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正交设计优化. 张丽群,成浩,王丽鸳,韦康. 2012

[18]罗非鱼TRA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优化设计方案的比较. 马庆男,董在杰,朱文彬,苏胜彦,张宁,袁新华,杨弘. 2013

[19]19个香菇菌株基于ISSR、SRAP和TRAP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汪昊,牛玉蓉,荣成博,刘宇,王守现,宋爽. 2019

[20]DNA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几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 关强,张月学,徐香玲,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马延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