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期深翻时间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特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党建友

作者: 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张晶;武雪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休闲期;深翻时间;旱地;土壤蓄水量;小麦产量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6 年 27 卷 09 期

页码: 2975-29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3个年度田间试验,研究了休闲期深翻时间对小麦播前0~200 cm土壤蓄水、生育期耗水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蓄水量受深翻时间、休闲期降雨量和降雨分布的影响.随休闲期深翻时间的推迟,0~200 cm土壤蓄水量先升高后降低,8月上中旬深翻蓄水效果好,较7月中旬深翻多蓄水23.9~45.8 mm;休闲期降雨多或集中在8—9月有利于增加土壤蓄水.休闲期适时深翻可增加土壤蓄水量,促进小麦对氮、磷的吸收,增加冬前茎数和成穗数,8月中上旬深翻较7月中旬深翻增产3.7%~18.2%.产量与休闲期0~200 cm土壤蓄水量、生育期各层土壤耗水量呈正相关,且受春季小麦生育关键期降雨影响较大,降雨多时相关性低,否则相关性高.深翻时间对生育期60~140 cm土层耗水量影响较大.当前耕作条件下,山西南部丘陵旱地在立秋(8月6日)前发挥留高茬和麦秸覆盖的保墒作用,立秋后至处暑(8月21日)期间深翻可提高土壤渗水特性,纳秋雨多蓄水,增加小麦冬前茎数和成穗数,使产量增加.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降水年型下旱地深翻时间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裴雪霞,党建友,张定一,张晶,王姣爱,程麦风,武雪萍. 2018

[2]旱地麦田水肥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巫东堂,李红梅,焦晓燕,周怀平. 2001

[3]近54年来晋南气候变化及其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裴雪霞,党建友,张定一,武雪萍,赵娟. 2016

[4]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倒伏率的关系. 邓妍,王创云,赵丽,张丽光,郭虹霞,王陆军,牛学谦,王美霞. 2017

[5]华北地区休闲期覆膜对土壤水分和春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刘胜尧,范凤翠,贾建明,贾宋楠,齐浩,李志宏,高清海. 2018

[6]设施菜地夏季休闲期甜玉米经济产量及环境效益分析. 和亮,刘宏斌,文宏达,张继宗,张亦涛,翟丽梅,习斌. 2011

[7]三岁休闲期公鹿精料补充料中适宜能量浓度和粗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高秀华,杨福合,王晓伟. 1998

[8]四岁休闲期梅花公鹿精料补充料中适宜能量浓度和粗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高秀华,王峰,金顺丹,张学文,王晓伟. 1998

[9]黄土区夏闲期土壤呼吸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车升国,郭胜利,张芳,李泽,夏雪. 2010

[10]偏旱年休闲期施肥覆盖对旱地小麦播前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李青,高志强,孙敏,董琦,贺立恒. 2013

[11]旱地休闲期间翻耕及覆盖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 李光,白文斌,高志强,任爱霞. 2019

[12]风蚀对土壤养分再分配和生产力的影响. Francis J.Larney,Murray S.Bullock,H.Henry,谢立亚. 2000

[13]多年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莉莉,马忠明,吕晓东. 2013

[14]关于2010年五大作物生产的几点建议. 肖志敏,宋庆杰. 2010

[15]小麦产量与土壤养分对水生植物源有机氮替代率的响应. 陶玥玥,王海候,金梅娟,施林林,董林林,陆长婴,沈明星. 2019

[16]配方施肥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春芝,张建成,张汇娟,单飞彪,韩开明,赵春慧,王海东,张培智,张宏旭. 2012

[17]我国主要麦区小麦氮素吸收及其产量效应. 车升国,袁亮,李燕婷,林治安,沈兵,胡树文,赵秉强. 2016

[18]控失尿素和含锌锰尿素对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马洪波,孙若晨,吴建燕,张永春. 2018

[19]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碳氮转运对稻秸非均匀性覆盖还田的响应. 石吕,李赢,刘海翠,薛亚光,韩笑,石晓旭,魏亚凤,杨美英,刘建. 2022

[20]活性腐殖酸缓释肥替代尿素对徐麦新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易媛,张会云,刘立伟,王静,朱雪成,赵娜,冯国华.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