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6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加发

作者: 夏加发;王元垒;唐光勇;马廷臣;李泽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早稻;早籼615;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0 年 38 卷 25 期

页码: 13637-136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介绍早籼6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方法]早籼615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早籼14为母本、Y134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结果]早籼6152007~2009年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早籼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419.8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8.12%;2009年参加安徽省早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243.8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9.12%。该品种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4级食用稻品质标准。[结论]该品种具有产量较高、米质较好、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的特点,在安徽省双季稻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皖稻139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夏加发,李泽福,唐光勇,王元垒,曹苏云. 2005

[2]早籼78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李泽福,夏加发,唐光勇,王元垒,曹苏云. 2010

[3]早籼807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夏加发,李泽福,唐光勇,王元垒,马廷臣. 2012

[4]2003—2011年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分析. 李永辉,蔡怡聪,聂元元,毛凌华,卓陈雅. 2013

[5]早籼杂交水稻全优109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郑轶,涂诗航. 2015

[6]高产优质早籼品种辐296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祁永斌,刘庆龙,金庆生,王伟成,林金桥. 2010

[7]湖北省早稻田稻鸭共育试验及探讨. 周开平,杨新笋,李迎征,李根雄,刘习中,梅金先,祝吉光. 2004

[8]超级稻万太优3158早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唐梅,孙富,向镜,卢宏琮,何聪,戴高兴,陈惠哲. 2021

[9]苏棉22芽黄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蔡立旺,潘群斌,施庆华,王为,潘宗瑾,陈建平. 2010

[10]紫心甘薯新品种黔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宋吉轩,李云,雷尊国,李丽. 2013

[11]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张祖明. 2008

[12]越冬甘蓝新品种瑞甘21的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戴忠良,孙春青,潘永飞,肖燕. 2014

[13]超级稻新品种淮稻1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袁彩勇,袁生堂,王健,孔宪旺. 2011

[14]高梁新杂交种赤杂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成慧娟,马尚耀,严福忠,王立新,葛占宇,王岩. 2011

[15]大豆新品种徐豆16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 2011

[16]优良粒用高梁杂交种辽杂13号. 林凤,杨立国,石太渊,张宝金,苗青,翟强. 2004

[17]特早熟抗病棉花品种辽棉30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巍,赵志强,高艳平,吴晓东,王子胜. 2018

[18]国审夏大豆徐豆20的选育.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齐玉军,王晓军,孙东雷. 2015

[19]淮稻10号(淮9836)的选育及应用. 袁生堂,袁彩勇,王健,刘廷桂. 2007

[20]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巴麦12号的选育. 杨蕾,刘畅,张建成,张汇娟,赵春芝,张培智,张宏旭.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