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花色类型蜡梅花被片靶向类黄酮代谢组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植国

作者: 沈植国;程建明;武方方;丁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蜡梅;花被片;类黄酮;代谢物

期刊名称: 林业科学研究

ISSN: 1001-1498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82-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初花期的红花蜡梅、红心蜡梅、素心蜡梅的中、内花被片为材料,开展靶向类黄酮代谢组检测与分析,为进一步解析不同花色类型蜡梅花被片的呈色物质及类黄酮代谢途径提供参考。[方法]对蜡梅3个品种的中、内花被片进行UPLC-MS/MS检测,并进行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样本质控分析、PCA分析、HCA分析、OPLS-DA分析及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探究不同花色类型花被片间类黄酮代谢物差异。[结果]在蜡梅花被片中共检测到82种代谢物,包括查耳酮、二氢黄酮、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醇、花青苷、黄烷醇等化合物;蜡梅红色花被片类黄酮物质除花青苷类外,还包括黄酮醇类化合物,其在红、黄花被片中未显示出规律性变化;花青素代谢通路富集程度在蜡梅红、黄花被片5个比较组中均表现为最大且最显著。[结论]蜡梅花被片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除主要的黄酮醇支路和花青素支路外,还可能包括黄酮支路、异黄酮支路和黄烷醇支路;在蜡梅花被片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花青素支路和黄酮醇支路可能不是对共同底物的竞争关系;矢车菊苷是蜡梅花被片呈红色的特征代谢物,包括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和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

分类号: S685.99

  • 相关文献

[1]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不同颜色棉花花瓣中类黄酮成分差异分析. 李秋琳,李燕,陈伟,姚金波,朱守鸿,袁黎,张永山. 2021

[2]东方百合花器官数量变异分析. 孙明伟,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王江英. 2018

[3]白兰花被片发育过程中香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郭素枝,高华娟,邱栋梁,田厚军. 2010

[4]玉兰新品种‘玉玲珑’的选育. 周虎,曾辉,臧明杰,刘艳萍. 2023

[5]石楠和蜡梅茎结冰动力学过程的差热扫描分析. 张萍,郝秀英,胡德昌,朱建军. 2019

[6]蜡梅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程红梅,周耘峰,孙崇波,沈年华,邓先保. 2010

[7]蜡梅花离体摊放过程中香气感官评价和挥发性物质分析. 陆安霞,周心如,叶玉龙,李小恋,谢关华,汪蓓,童华荣. 2020

[8]蜡梅花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熊敏,周明芹,向林,吴华,陈龙清. 2012

[9]蜡梅新品种'变早素'. 宋兴荣,袁蒲英,何相达. 2022

[10]蜡梅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左丹丹,赵海涛,刘春,穆鼎,王晓武,明军. 2009

[11]AHP法构建不同用途蜡梅品种评价体系研究. 宋兴荣,袁蒲英,何相达,江波. 2020

[12]蜡梅新品种'卷被金盘'. 宋兴荣,袁蒲英,何相达. 2020

[13]蜡梅切花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与探讨. 宋兴荣,袁蒲英,何相达. 2015

[14]蜡梅叶茶制作及成分分析. 袁蒲英,宋兴荣,何相达,江波. 2020

[15]不同保存方法对蜡梅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及ISSR-PCR验证. 靖相密,褚云霞,汤庚国,张永春,刘忠,张慧. 2008

[16]切花蜡梅的修剪技术研究. 徐薇玉,程勤贤,张伟,杜永芹,陈龙清. 2010

[17]蜡梅SAMT基因在烟草中的遗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 庞宏东,向林,赵凯歌,李响,杨楠,陈龙清. 2014

[18]多效唑对盆栽蜡梅的矮化效应及抗性的影响. 宋兴荣. 2012

[19]蜡梅SAMT基因遗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 庞宏东,向林,赵凯歌,李响,杨楠,陈龙清. 2015

[20]蜡梅切花生产技术规程制定的研究. 李庆卫,张启翔,何相达,宋兴荣.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