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海南超级稻—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健晓

作者: 陈健晓;孟卫东;林尤珍;符研;符淑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产量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38-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超级稻及超高产组合两优1128、天优3301及Ⅱ优3301为材料,通过2 a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超级稻—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稻—再生稻在高产栽培模式下比在常规栽培模式下增产,产量最高为天优3301,在2012年及2013年分别为10.16和10.84 t/hm2;高产栽培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超级稻—再生稻提高了有效穗数、千粒重、干物质累积量和叶面积指数;从3个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来分析,天优3301表现最好,其次是两优1128,最后为Ⅱ优3301。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分析. 黄其椿,刘吉敏,黄世礽,梁菊秀,梁玉祥,农振平. 2011

[2]柳州市山区双低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分析. 杨桂芬,杨日,柳有广,李前琦,何忠. 2011

[3]超级稻—再生稻—西葫芦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梁忠明,刘爱息,潘建敏. 2012

[4]超级稻及其再生稻镉累积特性及安全风险分析. 时鹏涛,蒋越华,林鹰,李鸿,吴凤,王运儒,张莉娟,蓝唯,秦玉燕. 2023

[5]赣北超级稻+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总结. 敖波,胡衍华,陈大洲,江贵洲. 2015

[6]超级稻Ⅱ优航1号再生高产栽培的库源结构特征分析. 何花榕,杨惠杰,李义珍,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 2008

[7]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熊洪,徐富贤,郭晓艺,张林,刘茂,周兴兵. 2013

[8]超级稻作再生稻高产栽培特性的研究. 谢华安. 2010

[9]“超级稻—再生稻”模式在江西的应用效益及关键技术初步研究. 彭春瑞,涂田华,邱才飞,周国华. 2006

[10]北纬32°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 杨前进,张立平,董伟,管博伦,陈富昌,顾纪云,郭永生. 2023

[11]钦州市农业“一号技术”栽培模式. 黄其椿,刘吉敏. 2011

[12]超级稻龙粳14超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刘传增. 2007

[13]超级稻松粳9号超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刘传增. 2008

[14]再生稻轻简化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胡志华,李大明,徐小林,黄庆海,柳开楼,胡惠文,叶会财,周利军,余喜初. 2017

[15]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中稻早熟高产配套技术定量研究. 杜胜德,段翔. 1993

[16]不同氮肥运筹下低桩机收再生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胡香玉,钟旭华,彭碧琳,刘彦卓,黄农荣,梁开明,潘俊峰,傅友强. 2019

[17]不同氮肥运筹下低桩机收再生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 2019

[18]留茬高度对早籼类型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 2019

[19]双季稻早季直播与晚季再生施肥技术研究. 韦思亦,唐拴虎,黄旭,吴永沛,李苹,付弘婷,杜建军. 2021

[20]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对水稻饲草产量、品质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彭廷,王童童,李玲子,陈亚蓝,静莉丽,王家琪,王成章,张静,滕永忠,赵全志.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