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囊膜基因的优化及其DNA疫苗体外瞬时表达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绍华

作者: 侯绍华;彭金美;周涛;袁秀芳;汪明;童光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囊膜蛋白;密码子优化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1008-0589

年卷期: 2007 年 29 卷 11 期

页码: 840-8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的密码子使用频率与哺乳动物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为此,对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DLA-EIAV)囊膜全长基因按照哺乳动物优势密码子的使用原则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合成,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重叠延伸PCR、限制酶切等方法得到结合型和分泌型囊膜基因,将其插入含有鸡beta-actin/兔beta-globin复合启动子(AG)的高效表达载体pCAGGS中,构建了EIAV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结合型和分泌型囊膜基因的DNA疫苗质粒pCAGGS-opti-bou-env、pCAGGS- opti-sec-env。将构建的质粒纯化后分别转染293T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48 h后细胞及上清中囊膜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两种表达质粒均可正确表达EIAV囊膜蛋白,与相对应未优化的表达载体pCAGGS-wt-bou-env和pCAGGS-wt-sec—env相比,密码子优化的基因体外瞬时表达水平有极为显著的提高,而且蛋白表达部位也与预期的结果符合。这一结果为EIAV囊膜蛋白的单抗制备、表位鉴定、免疫试验、新疫苗的开发等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2.5

  • 相关文献

[1]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强、弱毒株dUTPase结构与酶活性比较. 阎玉河,邵一鸣,潘品良,贾斌,沈荣显. 2004

[2]EIAV标记感染性克隆分子的构建. 温建新,童光志,王金宝,仇华吉,涂亚斌. 2005

[3]EIAV与HIV分子生物学相关性研究进展. 王盈,魏丽丽,相文华,沈荣显. 2004

[4]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组部分转录图谱. 刘相冬,张宝山,孔宪刚,王滨有,孙成群,刘永刚,周家喜,王凯波,刘建华. 2001

[5]绵羊肺腺瘤病毒env基因致瘤机制. 孔汉金,张克山,刘永杰,尚佑军,刘湘涛. 2013

[6]伪狂犬病毒中国分离株及Bartha-K61囊膜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及差异分析. 陈利红,王靖飞. 2015

[7]锦鲤疱疹病毒囊膜蛋白ORF59的克隆、分析及其主要B细胞表位区的原核表达. 柯浩,刘振兴,林敏,孟轩,陈棠堂. 2010

[8]重组痘病毒表达裂谷热病毒囊膜蛋白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王清华,胡森,王喜军,步志高. 2007

[9]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囊膜蛋白VP28基因的克隆及在蓝藻中表达载体的构建. 张春莉,施定基,黄倢,张海霞,彭国宏. 2003

[10]表达PRRSV GP2a/GP2b、GP3、GP4、GP5和M蛋白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陈振海,林天龙,俞伏松,宋铁英,龚晖,方勤美,杨金先. 2007

[11]鹅新型坦布苏病毒囊膜蛋白的二级结构与B细胞表位预测. 韩凯凯,李银,黄欣梅,赵冬敏,刘宇卓,谢星星,游园. 2014

[12]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裂谷热囊膜蛋白的研究. 王清华,王喜军,胡森,步志高. 2006

[13]马传染性贫血发病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及其表位研究. 马建,孔宪刚,沈荣显,周建华. 2006

[14]整合埃博拉病毒囊膜蛋白的伪病毒的构建. 王玉杰,王斌,时静,胡丹,于群,郑永辉. 2015

[15]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许华,黄倢,杨官品. 2008

[16]细胞受体介导的疱疹病毒侵入机制. 尹彩霞,于少雄,仇华吉. 2018

[17]EIA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gp90基因差异与免疫原性关系研究. 王雪峰,杨彬,王帅,林跃智,吕晓玲,赵立平,王凤龙,周建华. 2008

[18]裂谷热病毒囊膜蛋白基因DNA免疫的研究. 王清华,王喜军,胡森,葛金英,步志高. 2007

[19]坦布苏病毒囊膜蛋白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 赵冬敏,黄欣梅,韩凯凯,刘宇卓,杨婧,刘青涛,毕可然,李银. 2017

[20]鸭源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张琳,余斌,刘跃生,张存,华炯钢,崔言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