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鱼回)呼肠孤病毒诱导斑点叉尾(鱼回)肾脏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瑶

作者: 王瑶;曾令兵;徐进;周勇;肖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斑点叉尾(鱼回);呼肠孤病毒;肾脏组织细胞系;细胞凋亡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3 年 37 卷 001 期

页码: 117-1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斑点叉尾(鱼回)呼肠孤病毒(CCRV)诱导斑点叉尾(鱼回)肾脏细胞(CCK)发生凋亡的机理,以CCRV感染的CCK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DNA片段化检测、TUNEL反应、亚G1期细胞检测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检测等方法进行实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病毒感染斑点叉尾(鱼回)肾脏组织细胞后,细胞变圆、皱缩,随后细胞脱落,细胞单层呈网状,感染72 h后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感染48 h后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细胞的染色质固缩、核边缘化或破裂,可观察到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增加;DNA片段化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细胞12 h后细胞基因组DNA出现片段化,随后逐渐增强,72 h达到最高;TUNEL反应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细胞72 h后细胞基因组DNA断裂,有大量游离3’末端自由羟基(-OH)存在.亚G1期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48 h后,约53.44%细胞处于亚G1期;利用JC-1检测试剂盒检测病毒感染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病毒感染细胞24 h后线粒体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膜电位变化显著.紫外线灭活与热灭活的斑点叉尾(鱼回)呼肠孤病毒不能诱导斑点叉尾(鱼回)肾脏细胞发生凋亡,表明细胞凋亡依赖于病毒复制.

分类号: S917.1

  • 相关文献

[1]斑点叉尾呼肠孤病毒诱导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王瑶,曾令兵,徐进,周勇,肖艺. 2013

[2]斑点叉尾(鱼回)TLR5和TLR5S基因在不同病原诱导下的表达特征. 李敏,李琪,王启龙,路飏,陈松林,沙珍霞. 2012

[3]在斑点叉尾(鱼回)血清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药动-药效模型研究. 艾晓辉,丁运敏,汪开毓,刘永涛,沈丹怡. 2011

[4]斑点叉尾(鱼回)血清免疫球蛋白纯化及其结构分析. 伊光辉,林天龙,熊邦喜,刘晓东,杨金先. 2005

[5]投喂方式对斑点叉尾(鱼回)生长性能的影响. 张文平,刘洪岩,张世勇,钟立强,王明华,陈校辉. 2023

[6]斑点叉尾(鱼回)TICAM在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基因表达特征. 王启龙,李敏,路飏,黄爱平,曾令兵,王文琪,陈松林,沙珍霞. 2012

[7]草鱼呼肠孤病毒VP6蛋白与大肠杆菌LTB亚基植物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周勇,曾令兵,范玉顶,罗晓松,徐进,肖艺. 2011

[8]果子狸源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 邵昱昊,韩宗玺,陈露菲,孔宪刚,刘胜旺. 2008

[9]番鸭源呼肠孤病毒σC基因的表达与分析. 戴建华,张彤宇,孙逊,刘博,王永娟. 2020

[10]一株猪源1型呼肠孤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何小明,姚火春,张洪彪,蔺涛,袁世山,龙进学,丁铲. 2012

[11]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VP4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曾伟伟,王庆,张乐生,刘宝芹,刘永奎,石存斌,曾令兵,吴淑勤. 2011

[12]中国禽(番鸭)呼肠孤病毒分离株S1基因全序列分析. 王劭,邓国华,吴异健,吴宝成,陈化兰. 2005

[13]新出现和重新出现的动物传染病——特点及其潜在的威胁. 童光志. 2003

[14]草鱼jam-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田园园,焦真真,董浚键,孙成飞,马冬梅,叶星. 2017

[15]果子狸源呼肠孤病毒MPC/04株感染细胞嗜性分析. 李志杰,田进,仇铮,刘春国,刘大飞,刘培欣,张晓战,胡晓亮,曲连东. 2015

[16]新发鸭源呼肠孤病毒TH11株的生物学特征解析. 陈宗艳,朱英奇,李传峰,孟春春,刘光清. 2012

[17]果子狸源呼肠孤病毒MPC/04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邵昱昊,韩宗玺,李慧昕,孔宪刚,刘胜旺. 2010

[18]两株不同疾病型鸭呼肠孤病毒部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陈仕龙. 2013

[19]草鱼呼肠孤病毒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金凤,曾令兵,张辉,周勇,肖艺,苏岚,高正勇. 2013

[20]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在不同鱼类细胞中的增殖情况. 李贤,曾伟伟,王庆,王英英,李莹莹,宋新建,黄琦雯,石存斌,吴淑勤.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