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宿根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明

作者: 赵明;苏祖祥;龙芳;邹瑜;莫天利;黄相;李凯;陈宇丰;盛静文;武鹏

作者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香蕉;抗枯萎病;宿根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宿根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为深入研究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宿根连作抗性增强的作用机制及利用生防微生物进行香蕉枯萎病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宝岛蕉为试验材料,在枯萎病发病严重土壤上宿根连续种植3造:组培苗第一代(第1造)、宿根第一代(第2造)和宿根第二代(第3造),调查各造枯萎病发病率,四分法采集各造土壤样本并测定土壤化学性质;采集第1造健康和发病植株、第2和第3造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样本,分别编号为S1、V、S2和S3,重复3次,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12个土壤样本的细菌16Sr RNA和真菌ITS区进行测序分析;采用样本复杂度(Alpha多样性指数)、主坐标(PCoA)和UPGMA聚类分析土壤样本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门和属水平上的群落构成及相对丰度差异;通过Spearman分析优势微生物群落与镰刀菌属的相关性。【结果】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宝岛蕉连续种植3造根际土壤化学性质未发生明显改变,种植第3造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显著低于第1和第2造(P<0.05)。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连作改变了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构成,S2和S3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相近,明显与S1和V群落结构分离。S2和S3的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较S1分别低88.02%和89.51%,Fungi_phy_Incertae_sedis的相对丰度分别高41.56%和82.81%,S3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丰度较S1、S2分别低45.60%和50.47%,与留芽种植宿根蕉抗性表现增强相关。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较高,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的相对丰度较低。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毛霉门(Mucoromycota)、隐真菌门(Rozell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均与镰刀菌呈负相关。【结论】宿根第3造蕉的发病率最低,其根际土壤与第1造发病植株根际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差异明显,推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构成改变是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宿根连作抗性增强的原因。

分类号: S436.68%S154.3

  • 相关文献

[1]3个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在钦州市的引种评价. 周洁琼,刘慧,雷建姣,劳家喜. 2022

[2]抗枯萎病宝岛蕉早花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赵明,龙芳,武鹏,莫天利,黄相,苏祖祥,魏守兴,邹瑜,张欣,林志城. 2024

[3]高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中热1号’. 张建斌,金志强,徐碧玉,王卓,王静毅,贾彩红,苗红霞,郑云柯,刘菊华. 2024

[4]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桂蕉9号'. 黄素梅,周维,韦莉萍,韦弟,李朝生,覃柳燕,田丹丹,何章飞,龙盛峰,韦绍龙. 2023

[5]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引种试验. 周洁琼,邓筱艳. 2017

[6]抗枯萎病金手指香蕉的引种栽培研究. 黄秉智,杨护,许林兵,唐小浪,魏岳荣,邱继水. 2005

[7]抗枯萎病中秆香蕉新品种桂蕉8号的选育. 周维,韦绍龙,韦莉萍,韦弟,李朝生,覃柳燕,田丹丹,李佳林,何章飞,黄素梅. 2023

[8]抗真菌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本金,李玥仁,胡奇勇,郑宇,胡习斌. 2006

[9]转基因棉花种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叶飞,宋存江,陶剑,李长林. 2010

[10]蚯蚓粪配施化肥对桑树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及桑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志林,秦和生,何梦秀,谢振奖,黄志琼. 2020

[11]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伍文宪,黄小琴,张蕾,杨潇湘,黎怀忠,刘勇. 2020

[12]连作对芝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华菊玲,刘光荣,黄劲松. 2012

[13]驱动长刺蒺藜草成功入侵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李宇宇,吴德宝,丛百明,刘庆岩,徐晓阳,郝丽芬,林克剑. 2023

[14]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有益微生物的影响. 曹阳,丁伟,李新海,马有志,王振华,李文滨. 2011

[15]新疆Bt棉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王冬梅,丁瑞丰,李海强,李号宾,刘建. 2014

[16]不同抗病性桑树品种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杨统一,曲静怡,赵卫国,李龙. 2015

[17]不同连作年限栝楼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徐筋燕,何晓兰,邵明灿,万云龙,刁亚梅,杨中海,郭书巧. 2023

[18]辣椒疫病罹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罗路云,陈红松,张卓,罗源华. 2017

[19]降解膜对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玉兵,曹春信,黄洪明,卢华兵,吕学高,刘新华. 2024

[20]连作对辽细辛土壤理化性质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于春雷,高嵩,孙文松.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