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南部小黄鱼种群动态和开发模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严利平

作者: 严利平;刘尊雷;金艳;程家骅;熊瑛;胡翠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黄鱼;生长;死亡;过度捕捞;长度指标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2 年 29 卷 007 期

页码: 960-9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在中国的海洋渔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种群动态和开发模式的信息更新对指导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2018年在黄海南部海域采集的小黄鱼长度-频率数据,获取小黄鱼生长、死亡和种群状况的基础生物学参数,其中,总死亡系数源于长度转换渔获曲线的估算,生物学参考点通过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或单位补充量生物量分析来预估;利用渔获长度指标研判小黄鱼的开发模式.结果显示,小黄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渐近体长BL∞=29.26 cm,生长系数K=0.26/a,理论初始年龄t0=-0.6326 a;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2.83/a、0.52/a和2.31/a,现行渔业开发率(E=0.82)超过估算的生物学参考点(Emax=0.67),证实小黄鱼种群超过了最佳开发水平,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渔获长度指标进一步分析显示,45.18%的渔获是在性成熟之前捕捞,而巨型亲体占比仅为0.47%,表明该种群同时遭受生长型和补充型过度捕捞.Logistic选择曲线分析表明,小黄鱼渔获概率在50%的选择全长为13.75 cm.可持续的渔业管理需要提高首次开捕全长Lc,以接近最适捕捞全长Lopt(19.2cm)为目标.

分类号: S932

  • 相关文献

[1]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资源动态的比较. 刘尊雷,谢汉阳,严利平,袁兴伟,杨林林,黎雨轩,吴颖,程家骅. 2013

[2]黄海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生态和种群动态的研究. 金显仕. 1996

[3]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的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4]东、黄海星康吉鳗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麻秋云,牟秀霞,任一平,孙远远. 2018

[5]南海北部带鱼群体结构及生长、死亡和性成熟参数估计. 史登福,张魁,蔡研聪,耿平,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 2020

[6]北部湾口海域深水金线鱼生长和死亡研究. 李忠炉,卢伙胜,甘喜萍,金显仕. 2009

[7]北部湾长尾大眼鲷生长和死亡参数估计. 孙典荣,邱永松. 2004

[8]南海北部带鱼生长死亡与参数动态综合模式. 朱江峰,邱永松. 2005

[9]南海北部陆架区蓝圆鲹的生长、死亡及合理利用研究. 陈国宝,邱永松. 2003

[10]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长薄鳅种群参数和资源量评估. 刘红艳,熊飞,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6

[11]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铜鱼种群参数和资源量评估. 刘红艳,熊飞,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6

[12]珠江口水域鳓鱼生长和死亡参数估算.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 2004

[13]长江上游特有种长鳍吻鮈种群数量和资源利用评估.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6

[14]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吻的种群参数.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田辉伍,刘绍平,陈大庆. 2018

[15]东海区刺鲳生长、死亡及资源利用状况评价. 胡芬,严利平,李圣法. 2006

[16]南海北部金线鱼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研究.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 2004

[17]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吻鮈的种群参数.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田辉伍,刘绍平,陈大庆. 2018

[18]长江上游朱杨溪江段圆筒吻鮈种群参数和资源量.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5

[19]南海北部竹筴鱼的生长、死亡及合理利用. 陈国宝,邱永松. 2004

[20]长江口近岸水域小黄鱼仔稚鱼时空分布和生长特征. 李建生,凌建忠,胡芬.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