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T03对稻水象甲的抗性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志强
作者: 李志强;于凤泉;田春晖;孙富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稻水象甲;抗性遗传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1 年 05 期
页码: 25-28
摘要: 以高抗稻水象甲的水稻材料T03、中感稻水象甲材料辽粳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剪颖法获取二者杂交后代F1,将两亲本、F1及F2种植于田间,人工接入稻水象甲成虫,于6月25日及7月15日分别调查各试材叶片及根部受稻水象甲为害的程度,分析T03对稻水象甲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T03×辽粳9和辽粳9×T03的F1对稻水象甲均表现高抗性,而两亲本正反交的F2群体对稻水象甲的抗感表型分离均符合3∶1的比例,表明T03对稻水象甲的抗性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将其作为抗病亲本使用可大大加快育种进程。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稻水象甲幼虫在水稻根部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何永福,廖国会,金剑雪,程英,张忠民,袁洁,陈小均,江兆春,胡吉锋. 2013
[2]起始供食时间对稻水象甲冬后成虫繁殖、取食和存活的影响. 商晗武,程家安,蒋明星,张志涛. 2003
[3]稻水象甲发生与防治技术. 白义川,谷希树. 1999
[4]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Ⅱ.稻水象甲种群分布的空间格局及田间…. 田春晖,傅捷. 1996
[5]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Ⅰ.稻水象甲的分布及其在辽宁疫区的…. 赵成德,孙富余. 1996
[6]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水象甲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柏丽华,王小奇,田春晖,于凤泉. 2005
[7]10%醚菊酯悬浮剂防治水稻害虫田间试验. 胡兰,赵奇,苏州,赵杨,田本志. 2009
[8]25%阿克泰WG防治稻水象甲效果研究. 杨亚平,凌云,黄志农,张壮志,李建河. 2007
[9]优质稻品种粤农丝苗稻瘟病广谱抗性遗传及基因组成分析. 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晓飞,王石光,何秀英. 2020
[10]水稻稻瘟病菌及其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张岳平,瞿华香. 2008
[11]水稻对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的抗性遗传研究. 曾列先,黄少华,伍尚忠,成太辉. 2002
[12]水稻害虫的生物型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张茂银,戚家华. 1993
[13]水稻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许美容,周永力,黎志康. 2012
[14]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的遗传. 陆家安,万常炤,邹馥梅,范洪良,施文武. 1990
[15]两个水稻种质对白叶枯病及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 韦善富,黎兆安,王威豪,谢丽萍,周行,毛昌祥,宋智萍. 2008
[16]水稻对白叶枯病强毒菌素Ⅴ型菌的抗性遗传研究. 曾列先,成太辉. 2002
[17]贵州龙里越冬代稻水象甲卵巢发育进度调查. 张昌容,何永福,李鸿波,张忠民,江兆春,宋聚群. 2018
[18]金龟子绿僵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紫一秋,陈祝安. 2000
[19]不同药剂防治稻水象甲幼虫田间试验. 何永福,廖国会,袁洁,陈小均,李凤良,程英,江兆春,胡吉锋,张忠民. 2013
[20]不同药剂防控稻水象甲幼虫试验. 何永福,张忠民,叶照春,张昌容,陈小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
-
基于昆虫行为学的灰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作者:邵凌云;于凤泉;李志强
关键词:昆虫行为学;灰飞虱;防治策略
-
北方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效益分析初报
作者:马亮;李志强;韩雷;董立强;杨铁鑫;赵旭;吴朝晖;马晓慧;孙富余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产投比;综合效益
-
辽宁省稻水象甲若干生物学特性变异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于凤泉;邵凌云;李志强;赵旭;田春晖
关键词: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变异;种群衰退
-
水稻及茭白二化螟不同龄期幼虫耐寒性比较
作者:杨眉;孙富余;邵凌云;李志强;刘欣宇;于凤泉
关键词:水稻;茭白;二化螟;幼虫;耐寒性
-
常见水稻蚜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进展
作者:邢亚楠;代克涛;桑海旭;马晓慧;车喜庆;孙富余;吕洋
关键词:水稻蚜虫;种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
-
基于仿真模型探讨病毒传播的流体力学实验
作者:李霞;李志强;史振东;焦晓燕;李华;王慧贤;冯占林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飞沫传播;气固耦合;COMSOL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