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蒺藜草入侵对根际土壤磷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金会

作者: 高金会;王然;宋振;郓玲玲;付卫东;王忠辉;马涛;王伊;张国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少花蒺藜草;高通量测序;根际;解磷菌

期刊名称: 生物安全学报

ISSN: 2095-1787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在磷元素受限的贫瘠沙质土壤中能够快速生长和种群扩张,形成单一优势群落。本文解析了少花蒺藜草在磷胁迫条件下对磷素的高效利用机制,以期为揭示其入侵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少花蒺藜草、冰草、狗尾草和空白对照4个处理,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土壤解磷微生物的角度分析各处理间土壤中解磷细菌的组成差异。【结果】少花蒺藜草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磷酸酶的活性和土壤解磷菌的群落多样性。PCA与UPGMA聚类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与狗尾草根际磷细菌物种组成相似性最大。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根际显著富集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的解磷菌类群为α-变形菌、链霉菌,其在少花蒺藜草对磷的吸收中可能起较为重要的作用。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少花蒺藜草根际土壤中的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门与少花蒺藜草根际土速效磷含量有紧密联系。【结论】少花蒺藜草通过改变入侵地根际土壤的解磷菌群落结构间接影响根际土壤的磷素环境,从而利于自身生长。

分类号: S154.3%S451

  • 相关文献

[1]高效解磷菌RL-7的鉴定、解磷能力及促生效应. 马连杰,张慧,尹学伟,卢文才,胡留杰,廖敦秀. 2024

[2]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可培养有机解磷菌多样性研究. 夏围围,邹萌萌,张泽霖,陈晓芬,王玉芳,孙祥鑫,贾仲君. 2024

[3]培养基和代次影响土壤可培养解磷菌多样性评估. 夏围围,张泽霖,邹萌萌,次仁拉姆,陈晓芬,孙祥鑫,王玉芳,贾仲君. 2024

[4]解磷生物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吴红艳,孙翠焕,郭玲玲,胡琴琴. 2024

[5]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间作猫豆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毛莲英,李海碧,桂意云,张荣华,杨荣仲,周会,韦金菊,刘昔辉. 2021

[6]水肥菌一体化番茄基质栽培系统青枯病病株和健株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郑雪芳,陈燕萍,肖荣凤,刘欣,江城,王阶平,刘波. 2022

[7]微生物肥料对设施长期连作哈密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杨永,张学军,李寐华,王登明,王广智,张永兵,伊鸿平. 2018

[8]科尔沁沙地不同地区少花蒺藜草种子库与种子活力结构特征. 田迅,张志新,陈艳东. 2015

[9]通辽市少花蒺藜草群落多样性分析. 张志新,田迅,刘勇,黄贝梅. 2015

[10]干旱和灌溉条件下少花蒺藜草分株生物量分配特征. 张志新,田迅. 2011

[11]不同浓度下2种除草剂对少花蒺藜草防治效果的研究. 王玉芝,青格乐. 2017

[12]科尔沁地区少花蒺藜草化学防除药剂的筛选. 杨晓松,温超,贾伟星,姜澜,斯日古楞,张军,褚景芬,杨帅,单玉梅,谢友荣,玉兰. 2020

[13]刈割对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再生生长及繁殖特性的影响. 吕林有,赵艳,王海新,王巍. 2011

[14]苜蓿不同播种行距对防控少花蒺藜草的效果. 赵艳,吕林有,王巍,韩志松,路岩,罗祥志. 2010

[15]少花蒺藜草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宋振,张衍雷,付卫东,张瑞海,张国良. 2019

[16]少花蒺藜草入侵风险评估及其防控策略. 孙英华,吕林有,赵艳. 2011

[17]不同农作措施对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种子库及其繁殖能力的影响. 张衍雷,张瑞海,付卫东,宋振,倪汉文,张国良. 2015

[18]不同农作措施对少花蒺藜草(CenchruspauciflorusBenth)种子库及其繁殖能力的影响. 张衍雷,张瑞海,付卫东,宋振,倪汉文,张国良. 2015

[19]辽宁彰武少花蒺藜草种子库动态分析. 张瑞海,张衍雷,付卫东,张国良. 2013

[20]少花蒺藜草的不同防除技术比较分析. 韩志松.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