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和温度对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通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思若
作者: 刘思若;郭金梦;郑树壕;闫祺;郭慧芳;董双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交配;温度;性信息素;触角电位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523-5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交配和温度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性信息素通讯的影响,为田间草地贪夜蛾的性信息素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草地贪夜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中的化学组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提取物中的组分进行化学鉴定;利用气相色谱(GC)技术分析雌蛾腺体中各组分的含量;利用触角电位(EAG)技术测定雄蛾对腺体各组分及性信息素类似物的电生理反应。在不同温度(20-35)℃下饲养草地贪夜蛾,以研究温度对其性信息素通讯的影响。【结果】GC-MS分析发现,草地贪夜蛾雌蛾腺体内含有Z7-12:Ac等7种组分。交配实验表明,雌蛾在1个暗期内只交配1次,在羽化后7 d内可交配多次,其中交配2次及以上的占44%(单对放置)和67%(30对放置)。交配显著抑制雌蛾在次日暗期(交配后第1个暗期)的求偶活动,但在交配后第2个暗期基本恢复正常;在交配后第1个暗期,雌蛾腺体中主要组分Z9-14:Ac的含量和比例较对照雌蛾显著升高,其他组分无显著变化。在20-35℃的饲养温度范围内,雌蛾腺体内16:Ac的含量在35℃时最高,在20℃时未能检测出;各测试温度下Z11-16:Ac的含量相差不显著;其余5种组分均在25℃时最高;主要活性组分Z7-12:Ac和Z9-14:Ac在35℃时显著降低。饲养温度对腺体内各组分的相对比例也有较大影响,12:Ac、Z11-14:Ac、Z11-16:Ac和16:Ac所占比例均在30-35℃时较高,而Z9-14:Ac则在20-25℃时较高。不同饲养温度所得雄蛾对腺体主要组分的触角电位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交配显著抑制草地贪夜蛾雌蛾在次日的求偶行为;25℃饲养条件最适宜雌蛾腺体内性信息素等组分的合成。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和交尾习性及性信息素释放节律的研究. 张辉,陈晓琴,江世宏. 2014
[2]六星黑点豹蠹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初步鉴定. 刘红霞,荆小院,郑海霞,杨美红,张金桐,朱卫华,刘金龙. 2021
[3]小菜蛾成虫对性信息素与寄主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 魏辉,田厚军,陈艺欣,杨广,占志雄,黄玉清. 2013
[4]暗黑鳃金龟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生理及行为反应(英文). 周丽梅,鞠倩,曲明静,赵志强,董双林,韩召军,禹山林. 2009
[5]不同营养源对小菜蛾成虫嗅觉行为、触角电位反应和繁殖力的影响. 徐瑞斌,林硕,田厚军,陈艺欣,赵建伟,陈勇,杨广,魏辉. 2016
[6]草地贪夜蛾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常亚军,廖永林,蒋兴川,王桂荣,杨斌. 2019
[7]基于性诱和物联网的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动态智能化监测. 陈韶萍,赵健,何玉仙,翁启勇,黄美玲,池美香,梁勇,邱荣洲. 2022
[8]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陈秀琴,刘其全,田新湖,何玉仙,邱良妙,占志雄. 2021
[9]人工光照及温度对冬季黑水虻生殖行为的影响. 常向前,吕亮,张舒. 2017
[10]成虫期温度对稻纵卷叶螟生殖特性的影响. 张蕾,江幸福,罗礼智. 2013
[11]温度对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的影响. 谢殿杰,张蕾,程云霞,姜玉英,刘杰,江幸福. 2019
[1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发育历期预测模型. 何莉梅,葛世帅,陈玉超,吴秋琳,姜玉英,吴孔明. 2019
[13]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效果的影响. 徐子英,路子云,杨小凡,冉红凡,李建成,李文香. 2021
[14]草地贪夜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 张红梅,尹艳琼,赵雪晴,李向永,王燕,刘莹,陈福寿,谌爱东. 2020
[15]淡足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功能反应. 王金彦,万年峰,范能能,蒋杰贤. 2020
[16]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 王亚楠,赵胜园,何运转,王根松,黄建荣,田彩红,李国平,封洪强. 2023
[17]草地贪夜蛾蛹寄生蜂-霍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 苏豪,吕宝乾,张宝琴,吴琦琦,卢辉,唐继洪,吴晓霜. 2021
[18]运用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草地贪夜蛾在广西的发生世代数. 黄芊,凌炎,蒋婷,符诚强,钟勇,吴碧球,黄所生,李成,黄凤宽,龙丽萍. 2020
[19]应用RNA干扰技术对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功能的研究. 周耀振,修伟明,董双林. 2009
[20]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爪哇虫草菌JS001浸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和防御褐飞虱的影响
作者:牛洪涛;张志春;赵冬晓;王娜;王利华;陈丹艳;郭慧芳
关键词:爪哇虫草菌;水稻;稻飞虱;选择行为;生物防治
-
硅藻土介导的截形叶螨成螨爪哇虫草菌敏感性提升和表皮特征变化
作者:赵冬晓;张志春;牛洪涛;郭慧芳
关键词:截形叶螨;爪哇虫草菌;致病力;硅藻土;表皮;生物防治
-
共生菌Rickettsia响应宿主烟粉虱成虫日龄的免疫基因表达调控作用
作者:赵冬晓;张志春;牛洪涛;郭慧芳
关键词:烟粉虱;共生菌;免疫基因;溶菌酶基因;防御素基因
-
我国不同地区草地贪夜蛾内共生菌感染和耐寒能力差异研究
作者:胡慧;王娜;牛洪涛;张志春;赵冬晓;郭慧芳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Arsenophonus;Cardinium;共生菌感染;耐寒能力
-
草地贪夜蛾三个SfruPBPs对本种及同域种劳氏粘虫性信息素及腺体组分的亲和力
作者:郑树壕;司玉晓;闫祺;郭慧芳;董双林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劳氏粘虫;信息素结合蛋白;原核表达;荧光竞争结合
-
江苏草地贪夜蛾天敌资源调查及其在玉米田控害作用评价
作者:牛洪涛;胡慧;张志春;赵冬晓;赵静;王娜;郭慧芳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天敌;寄生蜂;昆虫病原微生物;生物防治
-
实施海洋负排放践行碳中和战略
作者:焦念志;刘纪化;石拓;张传伦;张永雨;郑强;陈泉睿;汤凯;王誉泽;董海良;唐剑武;叶思源;董双林;高坤山;张继红;薛强;李琦;贺志理;屠奇超;王法明;黄小平;白雁;潘德炉
关键词:海洋碳汇;负排放;碳中和;微型生物碳泵;生物泵;碳封存;碳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