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香葡萄生长期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杨昕

作者: 李杨昕;张元湖;田淑芬;李玲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器官;总酚;类黄酮;原花色素;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07 年 34 卷 05 期

页码: 1093-10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玫瑰香(Muscat Hamburg)葡萄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酚类物质含量和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茎、卷须的总酚,类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果实快速生长期达到最低点,之后有所增加。叶片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茎中含量最低。果皮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茎、卷须中相同,在果实成熟期达最低点。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极低,且在整个生长期内无明显变化。各器官的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

分类号: S663.1

  • 相关文献

[1]4种柠檬不同组织的酚类物质分布及其抗氧化特性. 高炜,刘剑波,朱明扬,朱冬香,李浪,丁胜华,单杨. 2019

[2]楼葱不同极性提取液对水果采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杨文博,张强,刘慧,吕真真,刘杰超,张光弟,焦中高. 2021

[3]宁海白和大房枇杷F1代叶、花和果抗氧化活性分析与评价. 朱启轩,李晓颖,葛航,武军凯,王志轩,陈俊伟,徐红霞. 2024

[4]不同品种和成熟度苹果汁品质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张春岭,刘慧,刘杰超,陈大磊,吕真真,杨文博,黄纪念,焦中高. 2017

[5]复合型肥料对辣椒素及其相关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与相关分析. 苏丹,蓬桂华,韩世玉,耿广东. 2016

[6]大豆不同品种次生代谢产物及相关酶类含量与抗食心虫的关系. 庄炳昌,岳德荣,王玉民,李建平,谢雪菊,徐豹. 1992

[7]黑斑病对甘薯叶酚类物质含量、PPO及PAL活性的影响. 王景景,刘美艳,谢逸萍,孙厚俊,张健. 2012

[8]杧果细菌性角斑病菌对杧果酚类代谢的影响. 李国平,郑磊,柳凤. 2021

[9]GA_3与TDZ组合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理化指标和苦涩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程大伟,陈锦永,顾红,黄海娜,靳路真,张威远,张洋,郭西智. 2018

[10]福建省3个主栽品种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姜翠翠,孙文鹏,方智振,周丹蓉,叶新福. 2015

[11]不同品种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总酚和三萜酸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夏乐晗,陈玉玲,冯义彬,焦中高,刘慧,王其海. 2016

[12]施肥模式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影响. 于涛,张海楼,隽英华,宫亮,孙文涛,叶鑫,郑文静. 2014

[13]福建省3个主栽(木奈)品种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姜翠翠,孙文鹏,方智振,周丹蓉,叶新福. 2015

[14]6种金花茶组植物的花朵活性成分分析与评价. 李先民,李春牛,卢家仕,黄展文,崔学强,张自斌,周锦业,卜朝阳. 2020

[15]钾对不同番茄线虫抗性品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胡玮,李京召,张淑香. 2011

[16]莲雾农科二号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泽和色素的变化. 魏秀清,章希娟,余东,许玲,陈志峰,许家辉. 2012

[17]4个鲜食葡萄品种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 李阿英,王西成,刘丹,赵密珍,钱亚明. 2014

[18]3种热带果树叶子甲醇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张秀梅,骆党委,朱祝英,刘玉革,杜丽清. 2015

[19]椪柑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曹雪丹,吕霞敏,杨华夏,陈双阳,李艺,李佳,方修贵. 2023

[20]瓯柑果皮类黄酮提取纯化及其功能活性评价. 周红艳,陆胜民,李彥坡,郑美瑜,欧阳小琨.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