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春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亦丹

作者: 刘亦丹;迟凤琴;谷思玉;张久明;张一雯;匡恩俊;宿庆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肥;化肥;小麦;氮肥利用率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20 年 002 期

页码: 442-4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土壤养分及小麦(籽粒、秸秆、颖壳)养分吸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寻求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的合理范围,以期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小麦产量的同时减少土壤过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田间试验设不施肥(CK)、有机肥替代100%化学氮肥(N0)、有机肥替代50%化学氮肥(N0.5)、有机肥替代25%化学氮肥(N0.75)及100%化学氮肥(N1)5个处理;其中,100%化学氮肥处理为当地化学氮肥常规用量.结果显示:小麦收获期N0.75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N0和N0.5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下降,而N0.75处理和N1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增加,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可影响小麦籽粒、秸秆(叶和茎秆)、颖壳中N、P2O5、K2O养分含量,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随施用化学氮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施用氮化肥比例与小麦籽粒氮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小麦秸秆和颖壳中N含量均以N0.5处理较高,P2O5含量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K2O含量以N1和N0.5处理最高、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小麦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以N0.75处理最高,分别为5274.0 kg hm-2和53.3%.综上,在东北春小麦种植区域,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学氮肥投入25%~50%,可以在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同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分类号: S512.12

  • 相关文献

[1]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周运陆,张永发,陈仕迁,张龙,王文斌. 2021

[2]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吕丽华,姚海坡,曹志敏,张经廷,姚艳荣,贾秀领. 2022

[3]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陈志龙,陈杰,许建平,张永春. 2013

[4]砂姜黑土长期施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 孔令聪,曹承富,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 2003

[5]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对白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何方伟,崔宏浩,王文华,朱青,陈正刚,张钦,张爱华,姚单君,况胜剑,杨俐苹,杨秀海. 2020

[6]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累积的影响. 哈丽哈什·依巴提,张丽,陆强,王继琛,张坚超. 2013

[7]中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与技术研究. 李娜,田云龙,张蕾,王胜涛,朱昌雄,李红娜. 2025

[8]有机-无机肥配施在枇杷上的效应初报. 王飞,李清华,李昱. 2003

[9]如何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 张群,丛文春,赵虹. 2004

[10]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体NO_3~- N累积的长期定位试验. 孙克刚,李锦辉,姚健,王英,吕爱英. 1999

[11]长期施肥对黑土团聚化作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陈盈,闫颖,张满利,何红波,解宏图,张旭东,朱平. 2008

[12]施肥对红富士苹果幼树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刘涛,向青云,吴亚维,丰佩明,蔡永强. 2009

[13]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对三大土类中钾素平衡的研究. 孙克刚,李锦辉,李贵宝,张桂兰,朱洪勋. 1999

[14]美国农地磷动态变化规律. 孟宪华,付学军. 2010

[15]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亚艺,蔡晓剑,李松龄. 2015

[16]现代有机农业与化肥. 奚振邦. 2011

[17]无土栽培中有机型基质肥料管理比较试验. 史吉平,董永华,姚永康. 2003

[18]正确认识化肥的重要作用. 毛建华. 2005

[19]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孙桂兰,孙桂兰,冯克云,赵欣欣,王占彪,李亚兵. 2020

[20]糯玉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研究. 周菲,郭永利,于莹,姚玉波,赵东升,刘岩,张树权.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