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晓东

作者: 刘晓东;吴芳;孟川;牟金贵;王玉海;王明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四倍体;资源创制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3 年 50 卷 012 期

页码: 2641-26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四倍体大白菜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开展四倍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旨在获得更多变异程度较大的纯合二倍体新资源.从14份早熟四倍体大白菜中筛选出4份易生胚的材料,通过花蕾表型、热激温度、生根激素、倍性鉴定等方面开展研究,建立了四倍体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4份不同基因型四倍体大白菜,盛花期花蕾的花瓣长度与花药长度的比值介于0~0.5时,其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占比高,此时的出胚率最高;热激温度为33.5 ℃时暗培养24 h有利于小孢子胚胎发生;在生根培养基MS中添加吲哚丁酸(IBA)0.3 mg·L-1和萘乙酸(NAA)0.1 mg·L1,生根效果好.利用流式细胞仪、染色体镜检及杂交授粉3种方法检测倍性,39株再生植株只有二倍体和四倍体2种倍性,二倍体为37株,占94.87%,四倍体为2株,占5.13%.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四倍体青花菜小孢子培养及胚胎发育途径研究. 曾爱松,华秀红,张云霞,宋立晓,高兵,严继勇. 2014

[2]大白菜四倍体诱导方法的研究. 刘学岷,曹彩霞,王玉海,牟金贵,王明秋,刘晓东. 2004

[3]四倍体大白菜雄性不育系资源的创制. 刘晓东,王明秋,孟川,吴芳,马蕾,牟金贵,王玉海. 2021

[4]四倍体大白菜“多维462”与6个二倍体品种的比较. 刘晓东,王玉海,王明秋,刘学岷,牟金贵. 2008

[5]山东省育成四倍体大白菜. 王翠花. 2000

[6]四倍体大白菜的选育. 王子欣,齐秀菊,褚玉萍,刘志荣. 1992

[7]大白菜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邓英,陶莲,李正丽,郭惊涛,吴康云,孟平红,赵大芹. 2012

[8]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郭瑞锋,王秀英,巫东堂,邢国明,梁海燕. 2008

[9]生长环境和取蕾时间对大白菜小孢子培养胚诱导率的影响. 巫东堂,王秀英,赵军良,李改珍. 2010

[10]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再生植株能力的遗传分析. 赵岫云,张凤兰,徐家炳,余阳俊,张德双,孙日飞. 2008

[11]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付雅丽,牛瑞生,刘铁铮,樊建英,赵璇. 2008

[12]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中的加倍机制. 李菲,张淑江,章时蕃,钮心恪,孙日飞. 2006

[13]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若干因素的研究. 赵俊,巫东堂,赵军良,董晓飞,赵美华,王秀英,李改珍. 2008

[14]提取液中的蔗糖和甘露醇对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李菲,张淑江,章时蕃,孙日飞. 2009

[15]大白菜品种间小孢子培养胚诱导率比较. 王秀英,巫东堂,赵军良,李改珍,郭尚,郭瑞锋,崔桂梅. 2008

[16]大白菜小孢子培养中的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王秀英,兰创业,赵军良,李改珍. 2018

[17]培养基成分对黔白大白菜杂交种小孢子胚诱导的影响. 赵大芹,陶莲,张朝君,毛堂芬,徐涵. 2007

[18]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张伟峰,郝浩永,于拴仓. 2010

[19]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8A的创制及应用价值初探. 邱东峰,张再君,刘春萍,杨金松,黄志谋. 2019

[20]四川丘陵区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资源创制探索(英文). 蒙大庆,汤天泽,范其新,李芝凡,李迎春,张体刚,范存留.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