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中华甲虫蒲螨的替代寄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贺丽敏
作者: 贺丽敏;于丽辰;焦蕊;许长新;郝宝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甲虫蒲螨;替代寄主;自然寄主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165-1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室内条件下,观察了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对替代寄主和自然寄主的寄生选择性,比较了不同寄主繁殖的蒲螨发育情况,蒲螨后代的生物学差异。结果表明,中华甲虫蒲螨最喜好的是替代寄主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和自然寄主台湾狭天牛Stenhomalus taiwanus,选择系数分别为0.6743和0.6493,差异不显著;其次为多毛小蠹虫Scolytus seulensis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选择系数分别为0.5006和0.4619,差异不显著,但前一组的选择系数显著高于后一组。通过对单头蒲螨发育和生物学特性观察,替代寄主麦蛾、玉米象与自然寄主台湾狭天牛、多毛小蠹虫繁殖蒲螨从接螨至开始产后代历期分别为6.8、7.9、7.4、7.8d;最大膨腹体直径分别为0.9871、0.9243、0.9662、0.9423mm;每雌产后代雌螨数分别为109.6、105.5、130.3、115.9头,雌雄性比分别为24.6∶1、22.7∶1、27.4∶1、22.8∶1;后代雌螨爬行速度分别为5.51、5.20、5.89、5.34cm.min-1;单头蒲螨杀死供试寄主多毛小蠹虫幼虫数量分别为9.3、9.3、9.2、9.6头。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除寄主麦蛾繁殖蒲螨完成1代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其它寄主外,用替代寄主与自然寄主多毛小蠹虫繁殖的蒲螨在其他方面差异均不显著。因此麦蛾幼虫和玉米象幼虫作为中华甲虫蒲螨替代寄主是可行的。
分类号: S476.3
- 相关文献
[1]黄化病槟榔园中8种植物植原体分子检测及其遗传变异分析. 朱安娜,于少帅,苏莉惠,刘丽,宋薇薇,阎伟. 2023
[2]害虫天敌替代寄主的研究概况. 贺丽敏,焦蕊,许长新,郝宝峰,于丽辰. 2010
[3]应用中华甲虫蒲螨防治钻蛀性害虫. 贺丽敏,焦蕊,于丽辰,许长新,郝宝锋,张春玲,郭爱英. 2009
[4]中华甲虫蒲螨寄生合欢巢蛾幼虫初报. 贺丽敏,焦蕊,于丽辰,许长新,郝宝锋. 2014
[5]中华甲虫蒲螨和管氏肿腿蜂联合控制双条杉天牛初探. 胡帅,罗立平,孙猛,杨禹,温俊宝. 2023
[6]球孢白僵菌和中华甲虫蒲螨对冷杉梢斑螟杀虫作用及其相关酶活性影响. 刘行,聂振业,迟德富,贺丽敏. 2023
[7]中华甲虫蒲螨对桃蚜控制潜能的研究. 李立涛,贺丽敏,许长新,焦蕊,王英杰,郭勇,刘师源.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6种杀螨剂对设施桃二斑叶螨的田间防治试验
作者:许长新;郭培;贺丽敏;焦蕊;李立涛;李敏;马爱红
关键词:设施桃;二斑叶螨;杀螨剂;防治效果
-
燕山地区传统优良品种梨‘水红宵’
作者:高丽娟;雒文宝;郝宝锋;李龙飞;徐金涛;冀明辉
关键词:
-
优良地方品种昌黎蜜梨栽培技术
作者:高丽娟;徐金涛;李龙飞;冀明辉;郝宝锋
关键词:
-
梨园土壤真菌群落垂直分布及功能预测分析
作者:冀明辉;高丽娟;李龙飞;徐金涛;郝宝锋
关键词:梨园;真菌;土壤;垂直分布;差异物种;功能预测
-
中药材中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净化富集和分析技术
作者:焦蕊;齐沛沛;戴贤君;王新全
关键词:中药材;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固相萃取;吸附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球孢白僵菌和中华甲虫蒲螨对冷杉梢斑螟杀虫作用及其相关酶活性影响
作者:刘行;聂振业;迟德富;贺丽敏
关键词:冷杉梢斑螟;球孢白僵菌;中华甲虫蒲螨;毒杀作用;解毒酶;保护酶
-
晚熟梨新品种'酥玉'
作者:高丽娟;李龙飞;徐金涛;冀明辉;张海娥;郝宝锋
关键词:梨;晚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