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P48、DnaK和L-LDH免疫反应原性的鉴定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桐

作者: 刘桐;潘巧;谨瑾;曾金红;李媛;徐青元;辛九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支原体;膜蛋白;分子筛;免疫反应原性

期刊名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651-6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并鉴定免疫反应原性良好的牛支原体(M. bovis)蛋白,本研究提取M. bovis TJ株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通过AKTA分子筛筛选,将M. bovis LAMPs分为5组,经dot blot试验鉴定各组LAMPs的免疫反应原性,并经蛋白质谱分析其蛋白组分。结果显示,5组LAMPs中有1组膜蛋白反应原性较好,且结合蛋白匹配度得分的排名顺序和基因注释,选定P48、DnaK和L-LDH为候选蛋白。将该3种蛋白经原核表达、纯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其反应原性;并进一步分别以该3种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采用ELISA方法(rP48-ELISA、rDnaK-ELISA、rL-LDH-ELISA)检测并利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分析并计算该3种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其与牛鼻支原体、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SC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口蹄疫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阳性血清的交叉反应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种重组蛋白均能与M. bovis阳性血清反应,反应原性较好;ELISA结果显示,rP48-ELISA、rDnaK-ELISA、rL-LDH-ELISA方法的特异性分别为96%、94%和98%,敏感性分别为98%、92%和94%。交叉反应性试验结果显示,M. bovis rDnaK和rL-LDH均能与牛鼻支原体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而M. bovis rP48与牛其他临床常见呼吸道病原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表明其具有作为检测M. bovis ELISA方法候选包被抗原的潜力。本研究为进一步筛选M. bovis亚单位疫苗抗原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候选抗原奠定实验基础。

分类号: S852.4

  • 相关文献

[1]副结核分枝杆菌MAP0862蛋白的重组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李丹丹,张体银,王绥家,晁哲,高慎阳. 2019

[2]猫杯状病毒衣壳蛋白多表位抗原的原核表达. 王延树,向华,郑翠玲,严悌昆,宣华. 2007

[3]活性炭与分子筛吸附乙烯诱导巴厘菠萝开花的研究. 刘胜辉,吴青松,张秀梅,孙伟生,孙光明. 2014

[4]有关电子俘获检测器污染后的判定、清洗及维修案例分析. 李业东. 2010

[5]植物激活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等电点的的测定. 仲新华,邱德文,王纯利,刘铮. 2005

[6]犬细小病毒层析纯化方法的建立. 代昕宇,胡博,邓效禹,张成琪,李昀真,李甜甜,孙亚杰,许丽文,白雪. 2024

[7]重金属镉在固-液界面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 孙国红,徐应明,李军幸. 2003

[8]一组绵羊OLA Ⅰ蛋白与绵羊痘病毒多肽的复性组装. 王战红,赵志荀,吴国华,邓阳,朱国强,赵芳燕,卢曾军,张强. 2022

[9]柑橘木虱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评价. 马晓芳,陈国庆,张学潮,徐海君. 2013

[10]猪肺炎支原体主要保护性抗原的研究进展. 王文秀,王宝琴,徐晴晴,刘博,张艳. 2018

[11]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的鉴定. 王瑞阳,于瑞嵩,陈冰清,李凤平,谢春芳,司伏生,董世娟,李震. 2019

[12]以GPCR为靶点的纳米抗体研究综述. 黄俊,梁士劼. 2020

[13]蛋白激发子PeaT1互作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邱德文,杨秀芬. 2012

[14]质谱筛选与H5、H7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互作的宿主膜蛋白及其GO分析. 倪子欣,黄海翔,王金良,陈化兰. 2021

[15]环形泰勒虫主要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蔺红玲,张继瑜,魏小娟,李冰. 2011

[16]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表面膜蛋白1 DBLα区不同区域与肝素的结合特性分析. 张岩,孙喜东,杨春,张雅那,宋盟,陆慧君,姜宁,尹继刚,陈启军. 2013

[17]刺激隐核虫幼虫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分析. 池洪树,刘晓东,郑在予,龚晖,柯巧珍,林能锋. 2017

[18]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TMEM66P的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李雪,李旭欣,GiRi B R,刘静宜,刘军涛,夏天奇,杜鹏飞,李慧民,李舜,程国锋. 2022

[19]犬冠状病毒TN449株M基因的克隆与转移载体的构建. 张建武,王权,李健,胡永强,吕彩云,陈燕军,薛飞群,林矫矫. 2005

[20]绵羊痘病毒甘肃流行株膜蛋白ORF2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冬峰,郑亚东,骆学农,王晓霞,陈轶霞,李辉,侯俊玲,景志忠,才学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