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伟
作者: 姜伟;张华;崔中凯;邸志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食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人工分拣;田间试验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8151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01 期
页码: 130-1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球第一.我国马铃薯以鲜食为主,为提高其储藏保鲜周期,对马铃薯收获品质要求较高.传统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作业易造成马铃薯表皮破损和薯块损伤,影响马铃薯后期贮藏与销售,且分段收获人工捡拾劳动强度大,增加了种植成本.因此,鲜食马铃薯低损联合收获机需求迫切.[方法]针对鲜食马铃薯高效低损联合收获需求,结合鲜食马铃薯种植农艺,分析了马铃薯机械收获损伤机理,确定了鲜食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整机设计方案和各关键部件的结构形式及参数,研制了一种集低阻挖掘、柔性输送、薯土分离、人工捡拾、装箱或装袋作业于一体的分拣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整机采用低速缓振辅助分离、去土排杂与人工分拣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并在尾部设计了吨包收集平台,缩短了分离输送距离,减少薯块碰撞和跌落次数,显著降低了收获损伤和含杂率,提高了人工分拣效率和作业效率.[结果]田间试验表明,分拣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损失率为2.84%,伤薯率为1.31%,含杂率为2.19%,破皮率为2.1%,收获效率为0.13 hm2·h-1,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农业行业标准要求.[结论]分拣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收获破皮和损伤率低,适用于鲜食马铃薯联合收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分类号: S225.7
- 相关文献
[1]联合收获机割台高度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周冬冬,金诚谦,倪有亮,张国海. 2019
[2]联合收获机链传动自动润滑的研究. 张秀平,陈林,袁兴茂,张亚振. 2017
[3]4LH-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王进朝,陈思刚,袁求真,李旭华. 2011
[4]基于GPS技术实现对联合收获机实时控制. 张秀国,刘学峰,孙文静. 2006
[5]小型大蒜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徐文艺,张华,张志起,周进,崔中凯. 2016
[6]小麦联合收获机测产误差动态自校准方法设计与试验. 周永华,易志祥,罗长海,李立伟,安晓飞,张安琪. 2020
[7]联合收割机清选损失率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光跃,金诚谦,杨腾祥,刘政,陈满,周冬冬. 2019
[8]谷物联合收获机水分在线检测装置设计与标定. 李泽峰,金诚谦,刘政,杨腾祥,陈满,蔡泽宇. 2019
[9]运链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胡志超,彭宝良,谢焕雄,田立佳,王海鸥,吴峰. 2008
[10]履带式大豆联合收获机振动测试与分析. 解鸿儒,金诚谦,印祥,钱震杰,滕悦江,于晨曦. 2019
[11]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 关卓怀,吴崇友,汤庆,王刚. 2016
[12]4DLB-2型大蒜联合收获机作业性能测试与分析. 于向涛,胡志超,胡良龙,彭宝良. 2013
[13]4HLB-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清土机构运动分析与试验. 胡志超,王海鸥,彭宝良,陈有庆,吴峰,谢焕雄. 2011
[14]分体式棉秆拔取切碎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洪尉尉,崔荣江,王小瑜. 2022
[15]联合收获机后不落地打捆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金诚谦,唐宗义,金梅,吴崇友. 2011
[16]4LT-A型错行作业挖掘甜菜联合收获机研制与试验. 顾峰玮,胡志超,吴惠昌,彭宝良,高学梅,王申莹. 2014
[17]半喂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彭宝良,吕小莲,王海鸥,胡志超. 2011
[18]升运链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胡志超,彭宝良,谢焕雄,田立佳,王海鸥,吴峰. 2008
[19]沙棘收获机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刘磊,牛长河,刘旋峰,郭兆峰,朱占江. 2010
[20]4HLB-2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试验. 胡志超,王海鸥,王建楠,胡良龙,田立佳,钟挺.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色季拉山蒲公英属总黄酮及糖分含量种间差异及随海拔和坡向的变化
作者:蒋毅;史敏晶;戴明鋆;葛立鑫;张世鑫;张华
关键词:色季拉山;蒲公英属;黄酮;多糖;海拔;坡向
-
4UJ-1700甘薯杀秧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崔中凯;周进;邸志峰;姜伟;李娜;张华
关键词:甘薯;杀秧机;挑秧装置;仿垄形刀片
-
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61份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王宏利;赵久成;赖淼;卢家仕;凌启昌;肖锦华;张华;付鑫锋
关键词:黄瓜;SCoT分子标记;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图谱
-
内蒙古地区设施番茄农药减施绿色防控技术
作者:杜金伟;姜伟;薛国萍;白红梅;朱春侠
关键词:设施;番茄;农药减施;绿色防控
-
数字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作者:梁晨;张华;周志刚;陈楠;暴愿达
关键词:数字技术;水产养殖;应用进展;展望;人工智能
-
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作者:陈丽芝;姜伟;施文静;张文考;祁拥华;叶春宇;李楠楠;范瑞良;全为民
关键词:牡蛎礁;附着;幼虫;近江牡蛎;熊本牡蛎
-
三门湾健跳港牡蛎养殖区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雪英;王杰;唐保军;姜伟;全为民
关键词:近江牡蛎;三门湾;反硝化速率;沉积物;环境理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