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田间诱捕效应影响因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翟小伟

作者: 刘万学;张桂芬;万方浩;徐洪富;蒲崇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苹果蠹蛾;检疫害虫;性信息素;种群动态;诱捕效果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0 年 21 卷 03 期

页码: 801-806

收录情况: CSTPCD

摘要: 苹果蠹蛾是我国重要的果树害虫和检疫对象.本文比较研究了性信息素诱捕器颜色、类型、放置位置、诱芯颜色及诱芯数量等对苹果蠹蛾雄性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色和绿色诱捕器的诱捕量是蓝色的2倍以上,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后者;三角形诱捕器与水瓶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放置在树冠中部的诱捕器诱蛾量是树冠上部的2倍左右,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后者;诱芯颜色及诱芯数量对诱蛾量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苹果蠹蛾的性信息素监测技术提供指导.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植物源挥发物和性信息素对苹果蠹蛾的诱捕增效作用. 翟小伟,刘万学,张桂芬,万方浩. 2010

[2]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刘万学,张桂芬,万方浩,徐洪富,蒲崇建. 2009

[3]苹小卷叶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田间诱捕效应的影响因子. 涂洪涛,张金勇,黄天祥,陈汉杰. 2020

[4]苹果蠹蛾卵在梨园中的分布特性和空间格局. 刘万学,徐洪富,万方浩,蒲崇建. 2009

[5]甘肃酒泉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 刘万学,万方浩,蒲崇建. 2010

[6]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苹果蠹蛾试验初报. 魏玉红,罗进仓,周昭旭,刘月英. 2010

[7]寄主植物信息化合物对苹果蠹蛾行为的影响及其在防控中的应用. 刘万学,万方浩,申建茹. 2010

[8]苹果蠹蛾不同防治方法的控害效应比较. 刘万学,张桂芬,万方浩,徐洪富. 2010

[9]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和诱捕器组合的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左文,巩中军,祝增荣,杜永均,陈灿,程家安. 2008

[10]诱捕器设置高度和密度对稻纵卷叶螟诱捕效果的影响. 叶春福,蓝建军,李阳,田俊策,吕仲贤,郑许松. 2017

[11]电击式性信息素灰茶尺蠖诱捕器的研发与应用. 季慧华,胡锦召,兰建军,杨宇宙,钟小玉,边磊,罗宗秀. 2022

[12]不同性信息素产品诱捕甜菜夜蛾的综合评价. 朱国仁,王少丽,张友军. 2010

[13]不同性信息素产品对上海蔬菜夜蛾诱捕效果的评价. 滕海媛,王冬生,章巧利,袁永达,张天澍,常晓丽,赵胜荣,卢会祥. 2015

[14]昆虫性信息素对辣椒斜纹夜蛾的控害作用. 黄志农. 2012

[15]几种因素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量的影响. 李丽莉,张思聪,张安盛,门兴元,周仙红,于毅. 2012

[16]不同性诱产品对小菜蛾诱集效果比较及对其种群动态监测. 柳峰,孙礼兵,姚金亮,吴青君. 2011

[17]苹果园绿盲蝽性诱剂监测与诱集方法研究. 苏恒,孙小旭,张金勇. 2021

[18]金纹细蛾在苹果·梨·桃上的种群动态研究. 吴国艳,张利军,王芸芸,聂磊去,王鑫. 2014

[19]基于性诱和物联网的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动态智能化监测. 陈韶萍,赵健,何玉仙,翁启勇,黄美玲,池美香,梁勇,邱荣洲. 2022

[20]斜纹夜蛾成灾因子分析. 高春先,贝亚维,陈庭华,顾秀慧.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