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属不同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结构比较及亲缘关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春育
作者: 田春育;李志勇;刘倩;于林清;武自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属;叶绿体全基因组;结构变异;系统发育
期刊名称: 中国草地学报
ISSN: 1673-5021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苜蓿属24个种1个亚种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利用REPuter、mVISTA和MAFFT等分析叶绿体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序列变异情况及进化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属不同种间叶绿体基因组介于121313~132269bp之间,编码110~118个基因,基因数目的差异主要是因蛋白编码基因数目不一所致。在苜蓿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出49~59个重复序列,鉴定出139~163个SSR位点且单碱基重复居多数。序列多样性比对表明,非编码序列在各物种间的差异性较大。此外,筛选到2个核苷酸多样性较高的基因,即clpP和ycf1。通过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Medicago edgeworthii(毛荚苜蓿)、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青海苜蓿)和Medicago ruthenica(扁蓿豆)亲缘关系较近。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花园君子兰叶绿体基因组序列. 吴海红,李丹,冯秀丽,岳玲,赵兴华. 2023
[2]基于重测序的籽粒型和鲜食型大豆的全基因组变异分析. 郭丹丹,袁凤杰,郁晓敏. 2019
[3]三代测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马丽娜,杨进波,丁逸菲,李颖康. 2019
[4]18个双孢蘑菇核心种质的重测序初步分析. 施肖堃,蔡志欣,郭仲杰,卢园萍,陈美元,廖剑华. 2019
[5]基于重测序的大豆新品种齐黄34的全基因组变异挖掘. 张彦威,李伟,张礼凤,王彩洁,戴海英,徐冉. 2016
[6]三倍体香蕉优良品种‘Grand Nain’全基因组变异挖掘. 邵秀红,胡春华,盛鸥,毕方铖,邓贵明,杨乔松,易干军. 2018
[7]木薯MeNCED3基因克隆、结构变异及其表达分析. 丁泽红,付莉莉,铁韦韦,颜彦,胡伟. 2016
[8]2Ai-2染色体在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代换背景中的遗传. 张悦,林志珊,曹保久,郭义强,王美蛟,叶兴国,辛志勇,徐琼芳,郭世华. 2009
[9]绵麦37及其衍生小麦品种(系)的6VS/6AL易位染色体结构演变. 杜海梅,李生荣,何员江,唐宗祥,符书兰,任勇. 2019
[10]木薯MeTPS9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丁泽红,付莉莉,铁韦韦,颜彦,胡伟. 2017
[11]苜蓿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何春年,李展,高微微,佟建明. 2006
[12]蔬菜史话·菜苜蓿. 张德纯. 2011
[13]中国苜蓿属植物适宜性区划. 徐丽君,徐大伟,逄焕成,辛晓平,金东艳,唐雪娟,郭明英. 2017
[14]苜蓿属物种分类研究进展. 刘志鹏,任广朋. 2022
[15]紫花苜蓿. 张文淑. 2002
[16]苜蓿属植物的皂苷类化学成分. 何春年,高微微,佟建明. 2005
[17]菜苜蓿. 张德纯. 2011
[18]中国苜蓿属植物与新疆苜蓿种质资源的优势. 李捷,张清斌,杨刚. 1997
[19]苜蓿属植物苗期耐盐指标筛选及耐盐性综合评价. 田小霞,毛培春,张琳,郭强,孟林. 2018
[20]新疆野生苜蓿属种质资源表型变异分析. 郑兴卫,李聪.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真菌和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作者:强晓晶;刘磊;黄帆;李志勇
关键词:紫花苜蓿;内生真菌;真菌多样性;优势菌属
-
抗倒伏高产玉米新品种'金岭青贮17'的选育
作者:刘倩;李志勇;金维波;杨晓东;何为平;赵淑芬;武自念
关键词:全株玉米青贮;杂交育种;抗倒伏;品种选育
-
内源激素对扁蓿豆荚果开裂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万鹏;郭茂伟;朱琳;李悦煊;李志勇;李鸿雁
关键词:扁蓿豆;内源激素;荚果裂荚
-
黄花型扁蓿豆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温静;郭茂伟;朱琳;李志勇;李鸿雁;魏鹏;闫慧芳;赵诚贵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黄花型扁蓿豆;系统发育;密码子偏好性
-
基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法的渔港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作者:刘倩;刘永;张林宝;陈海刚;张喆;田斐;王学锋
关键词:渔港;重金属;翡翠贻贝;生物标志物;IBR指数
-
BrGRF5基因参与植物生长以及盐和渗透胁迫抗性的调控
作者:赵乾宇;张慧敏;刘倩;邱念伟;李化银;王凤德;高建伟
关键词:大白菜;GRF基因;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
-
紫花苜蓿种植模式对干热河谷咖啡园土壤质量的影响
作者:姚丽;刘倩;王金华;严秋丽;蒋宇柔
关键词:豆科覆盖作物;干热河谷;种植模式;咖啡园;土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