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olitum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与神经保护活性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梅佳辉
作者: 梅佳辉;杨曦亮;方伟;杨素梅;任梦瑶;汪超;王强;邹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草药;真菌;青霉属;分子对接;神经炎症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9 期
页码: 3784-37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背景]鹿衔草(Pyrola incarnata Fisch)化学成分丰富,而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食品、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见其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报道.[目的]对鹿衔草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olitum(P.solitum)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筛选出具有抗神经炎症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鹿衔草内生真菌P.solitum 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抗神经炎症活性的化合物,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从鹿衔草内生真菌P.solitum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cyclopenin(1)、dehydrocyclopeptin(2)、viridicatin(3)、对羟基苯甲酸(4)、吲哚乙酸(5)、methyl compactin(6)、cyclopeptine(7)、cyclopenol(8)、原 儿茶酸(9)、viridicatol(10)、N-[2-(3-indolyl)ethyl]malonamic acid(11)和solitumidine A(1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11与炎症相关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 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简称 p38)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ERK1)有较高的结合活性.BV-2细胞实验表明,化合物11(10、20 μmol/L)能显著提高BV-2细胞存活率,并有效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一氧化氮的释放.[结论]化合物11是新天然产物,具有抗神经炎症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p38和ERK蛋白的表达有关.
分类号: R284
- 相关文献
[1]甜叶悬钩子苷通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小鼠神经炎症细胞模型炎症反应. 杨爽,董明鑫,姜新,邴艳华,王燕,张剑旭,孙成彪,岳灿灿,许娜,刘文森. 2023
[2]槟榔碱改善脂多糖诱导的BV2细胞神经炎症及作用机制. 孙源,王丹阳,孙晶,范蓓,宋洪波,刘新民,卢聪,王凤忠. 2024
[3]青霉菌株F36对不同来源风化煤的降解特性. 闫敏,李磊,张强,冯悦晨,孙捷,武文丽. 2018
[4]云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YN-2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陶婧,钟巧芳,黄兴奇,孙一丁,殷富有,胡强,王玲仙,程在全. 2010
[5]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SCS-KFD16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孔凡栋,张宇,马青云,谢晴宜,周丽曼,邓世明,赵友兴. 2018
[6]红树植物卤蕨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0935030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崔海滨,梅文莉,缪承杜,林海鹏,洪葵,戴好富. 2008
[7]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WP-13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王慧芳,梅文莉,盖翠娟,戴好富,王佩,谭志琼. 2022
[8]角果木内生青霉菌FJ-1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靳鹏飞,左文健,郭志凯,梅文莉,戴好富. 2013
[9]产喜树碱喜树内生真菌的筛选及喜树内生真菌的SRAP分析(英文). 李霞,刘佳佳,陈建华,栾明宝,殷珍珍,杨栋梁. 2011
[10]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SCS-KFD16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孔凡栋,张宇,马青云,谢晴宜,周丽曼,邓世明,赵友兴. 2018
[11]从蝉花虫草提取的N~6-(2-羟乙基)腺苷的降压活性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张孟丽,柴一秋,方鸣,章思思,韩宝瑜. 2019
[12]食源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赵蕊,姚鑫淼,周野,管立军,张英蕾,李哲滨,沈卉芳,崔怡娟,卢淑雯. 2020
[13]五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与灰葡萄孢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模式及抗性机制分析. 陶丽红,李佳俊,夏美荣,李康,范黎明,苏发武,吴文伟,王凯博,叶敏. 2021
[14]抗癌药物白藜芦醇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吕中,李菊,符悦冠,陈嵘,荣凯峰. 2011
[15]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研究六堡茶干预COVID-19的活性成分. 周丹水,陈小雪,吴志敏,倪维鞠,邱瑞瑾,于翠平,蓝伦礼,王颖芳,陈守登,曾宇. 2020
[16]单链抗体对Cry1A类毒素的检测方法建立及识别差异初步研究. 曲婷婷,张霄,董飒,刘贝贝,李盼,王耘,张存政,刘贤金. 2019
[17]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结合蛋白HoblOBP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尹姣,李克斌,曹雅忠. 2013
[18]甘薯膜结合态多酚氧化酶同源建模及分子对接分析. 李丰茂,杨浩,傅玉凡,陈晓玲,唐云明. 2021
[19]鸡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的重组表达与结构信息学分析. 路义鑫,刘兵,马雪婷,殷昊,龚振兴,宋铭忻,袁金钱,蔡建平. 2014
[20]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山楂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张祖烽,张宇欣,孙悦龙,郑威,李秀梅.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ART3调控小鼠精子发生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作者:许师源;张留光;刘松奇;吴开慧;汪超;王栋;庞云渭
关键词:ADP核糖基转移酶3;精细胞;支持细胞;信号通路
-
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水产品中的丁香酚
作者:王强;王旭峰;张英侠;黄珂
关键词: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示踪物;丁香酚;水产品
-
甘氨酸锰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卢建;张欣;江栋材;马猛;王强;王星果;李永峰;郭军;窦套存;胡玉萍;李尚民;邵丹;曲亮
关键词:甘氨酸锰;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微生物
-
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应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效果评价
作者:高兴祥;冯克;张国福;杨素梅;李美;李健;金岩;张耀中
关键词:砜吡草唑;嗪草酮;联合作用类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防除效果;安全性
-
主销区县域粮食生产托管发展调研与思考
作者:方伟;李欢欢;林漫婷
关键词:粮食;主销区;水稻;托管;东源县
-
梨杂交F1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作者:卢明艳;王强;闫兴凯;武春昊;赵滢;张茂君
关键词:梨;杂交F1;果实性状;遗传倾向
-
料液比对搅拌型UHT核桃酸奶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吴必聪;焦博;张雨;郭鑫;张誉;罗晓红;代蕾;王强
关键词:核桃酸奶;UHT;料液比;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