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米卫生品质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宏科
作者: 李彦宁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1986 年 03 期
页码: 16-19
摘要: 优质米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米质本身(营养、食味、外观、蒸煮)的品质和卫生品质。但后者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加之有的优质米品种抗性较差,在频繁的病虫防治中,其米质受农药的污染相当严重,有害于人体健康。为了提高优质米的卫生品质,1985年,我们参与了省优质米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本试验着重研究减少农药在稻米中的残留量。 一、供试品种及试验方法 1.供试品种:为1984年底全省第一次优质米评选会初步评选的品种,即早稻有82—3、衡校172、HA79317—4;晚稻有汉86、1952、106。此外还有杂优组合威优35、威优64、汕优125、Ⅱ32A×测64—7。并以当地常规品种T4、浙辐802和竹系26作为对照。 2.W试农药种类:生物农药有井岗霉素、HD一二和7216。化学农药有杀虫双(包括水剂和大粒剂)、甲胺磷、乐果、杀螟松、吠哺丹、敌杀死、异稻瘟净、富士1号和克瘟散。除甲胺磷外(当前农村大量使用的杀虫剂),其他化学农药均属高效、低(中)毒、低残留药剂。 3.防治试验:①常规施药(即当地一般习惯性施药);②按安全标准施药;③控制(即按防治指标)施药。 二、洪试品种在当地的病虫发生悄况 本课题试验基点设在长沙县黄花区茶业乡松元村,属丘陵山区。试验区为冲田,两边有山林,山青水秀,无空气及水质污染,平均气温比长沙市高二℃左右,湿度较高,为稻瘟病流行区。当地以稻一稻一油莱为主,油菜插花镶嵌,为二化螟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故历年二化螟发生量大,为害重。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研制无公害优质米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该品种在当地表现抗性或中等抗性,那么在地理气候等条件相类似的丘陵区、平原区或部分山区栽培就不会冒较大的风险;如果在这种病虫严重发生区能生产出无公害优质稻米,那么在其他地区就更容易办到。因此,第一步就是对各试验品种进行抗性考查,其结果见表1、2。 现将各试验品种的病虫发生情况简述如后; 1.*八79317一4:该品种高抗稻瘟病,叶面病斑为褐点型,早抗性反应。药治卜.叶瘟病情指数比竹系26低11。,7,病穗。#为0,而竹系26为14.(}7%。没有药治的对照小区,病穗率0.25%,都是枝梗稻瘟,不会造成较大损失。整个早稻没有药治,比当地感病品种竹系26节省二次药治的工本。纹枯病发生和当地品种比较,前期病稍轻,后期病稍重。药治同当地品种一样。二化螟为害,NA79317—4比当地品种1”。枯。L’株率低1.1%。二代纵卷叶螟为害,该品种比所有试验品种都轻,百浇着卵量比威优35少240粒。该品种虽然是抗褐飞虱品种,但后期飞虱虫口密度仍然较高,以白背飞虱为主。 2.衡校172:该品种对叶稻瘟和穗稻瘟有一定抗性,叶瘟病情指数比竹系26/j’10.2,病穗率低13.59%,叶瘟没有药治,穗瘟药治一次,病穗率相当低。但是,纹枯病发生早而重,圆秆拔节期病菊率50%,比竹系26高22%。二化螟的发生为害与当地品种相似。稻飞虱在齐穗灌浆期虫口密度较高,百魂有短翅型成虫112只。 3.82—3:该品种稻瘟病发病早而重。分孽期重病田叶瘟病情指数达到6.2,叶瘟防治两次,才将病情控制,药治后轻病田孕穗期叶瘟病情指数比竹系26减轻7.8。抽穗后穗瘟严重,药治一次,病穗率仍比竹系26高7.13%,是稻瘟病发生最严重的品种。82—3生育前期由于田间通透性好,纹枯病轻,未药治田后期纹枯病也没有造成危害,病株率比竹系26药治田还少0。G%。二化螟的枯心株率比T。高4.2%,白穗率高7.6%,是试验品种中白穗最重的。纵卷叶螟着卵量高,比工I八79317—4百浇卵量多190粒。稻飞虱在齐穗后百葡虫口数比11A 7 9 317——4少4 6 8只。 4.1952:该品种叶瘟发生较轻,病斑为褐点型,孕穗期病叶率比抗性组合威优35还低0.76%,穗瘟比晚稻另外两个常规品种轻,表现出对稻瘟病有一定抗性。纹枯病在生育前期轻,生育后期重,成熟期病情指数比威优6号高5.5,个别防治不力的丘块纹枯病有“穿顶”现象。二化螟为害轻,枯心率比威优6号低二.06%,白穗率为0。纵卷叶螟发生轻,四代纵卷叶螟百菊幼虫数比威优35少83.7条。该品种飞虱密度很小,齐穗后百蓖虫口80只,比106少2206只,直到成熟不用药治,也没有造成危害。 5.汉86:该品种稻瘟病病叶率为晚稻供试品种之首。不过,苗叶瘟不重,秧苗病株率比威优6号少30.0%。生育前期纹枯病比1952重,生育后期则比1952轻。二化螟发生轻。四代纵卷叶螟百浇幼虫数比其他两个常规品种多。齐穗后稻飞虱密度很小,百克虫口数比1、。6少2200只,而且以后飞虱密度一直很低。 6.j06:该品种不抗稻瘟病,苗叶瘟病株率高达56.0%,穗稻瘟病情指数是供试品种中最高的,比汉86高0.1。纹枯病发生很重,生育前期和后期一直病重,施药一次不能控制病情,成熟期病情指数比1952高11.2。二化螟不严重,纵卷叶螟发生亦较轻。106不抗稻飞虱,五代稻飞虱虫口密度是试验品种中最高的,比1952百魂虫口数要高28.6倍。 三、病虫防治及样品农茨残目分析 如前所述,防治试验分常规施药(大面积)、安全标准施药和按防治指标施药三方面进行。其中安全标准施药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亚规定施药次数、浓度(用药量)及施药方式。此试验不以病虫发生情况为转移。现将防治方法综述如下。 1.早稻秧田:使用温汤浸种蓝结合“402”抗菌素处理种子,采用场地和薄膜覆盖育秧。 2.早稻本田:早稻本田第1次治虫是5月1日前插的早插田,在5月18日前药治。5月 1日后插的中插田 5月 18日后药治。试验田于 5月 12一13日施药,亚进行生物农药单用,或与化学农药混用试验。主治二化螟,兼治大螟、稻象甲等。使用药剂为每亩25%杀虫双水剂3—4两,或50%甲胺磷乳剂 l一二两,分别加水120斤喷雾。5月]5日后,剥查枯鞘结果,幼虫死亡率一般为7C一80%。6月中旬一代二化螟定局检查,枯心率一般为0.7—3.2%。 早稻第二次治虫为挑治,主攻对象为二代纵卷叶螟,兼治纹枯病,以及感病品种的稻瘟病、二代二化螟、大螟、稻飞虱、稻叶蝉。这次药治重点是中、迟熟品种。药治适期为 6月28日至 7月 1日,试验田同时施药。每亩使用药剂为50%甲胺磷乳剂豆两,或25%杀虫双水$J 3两。没有防治过纹枯病的,每亩另外加5万单位井岗霉素二两。以上药剂分别加水120斤喷雾。7月上、中旬检查纵卷叶螟为害情况,一般剑叶受害率为0.8——6.25%。 早稻本田的病害防治,主治对象为纹枯病、稻瘟病。6月上、中旬,早稻处于孕穗期,这时本田纹枯病和感病品种的叶稻瘟流行。经调查,纹枯病病乾率达到防治指标,稻瘟病出现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的,进行药治。这次防治重点是早插田,中迟插田于6月下旬至7月初,在早稻第二次治虫时对纹枯病、穗稻瘟病进行兼治。防治纹枯病亩用5万单位井岗霉素 2两,防治稻瘟病用40%富士 1号乳剂 l—1.5两,或 40%克瘟散乳剂l—1.5两,分别加水120斤喷雾。一般稻田纹枯病只药治一次就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稻瘟病一般叶瘟、穗瘟等各施药一次,重病田要各施药二次,才能不受损失。 3.晚稻秧田;晚稻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初下种。现青后,由于秧苗生长嫩绿,招引邻近早稻田害虫取食为害。晚稻秧田害虫主要有稻蓟马、稻飞虱、稻叶蝉、稻象甲;主要病害有苗叶瘟、细菌性褐条病。苗叶瘟的病株率随品种而不同,感病品种106病株率达到56%。细菌性褐条病病株率为5.0%左右。晚稻秧田虫害主治稻蓟马,兼治稻飞虱、叶蝉、稻象甲,感病品种还要防洽苗叶瘟。防治措施是:晚稻下种时每亩秧田随谷种加入2—3斤3%吠哺丹颗料剂,以后视虫情防治。感病品种药治苗叶瘟一次。治虫药剂每亩用50%甲胺磷乳剂0.5一1.0两,或25%杀虫双水剂 l—2两。治病药剂每亩用 40%富士 1号乳剂0.5一1- 0两。以上药剂分别加水80—100斤喷雾。防治后的秧苗生长良好。 4.晚稻本田:晚稻在7月中、下旬移栽,返青后害虫相继迁入为害。这一时期害虫发生种类多,防治的好坏关系到晚稻中后期虫害的发生与危害。晚稻第一次治虫于8月2—18日进行,按不同类型田施药。对纹枯病发生早的品种进行兼治。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3—4两,或25%杀虫双水剂互一2两和50%甲胺磷乳剂0.5—1.5两;防治纹枯病用5万单位井岗霉素2两。以上药剂分别加水120斤喷雾。8月29—30日,检查二化螟药后枯心率为1.0%左右,迟治田虫重的枯心率为1.8%。8月”日检查早治田三代纵卷叶螟药后百魂虫苞数为0、8一门.7个。 8月中、下旬,晚稻进入孕穗期,这时禾苗生长茂盛,病虫大量发生。根据调查结果,安排了晚稻第二测恫药洽,主治四代纵卷叶螟,五代稻飞虱以及纹枯病、稻瘟病,兼治四代二化螟、大螟、粘虫。药治时间为8月25日至9月 2日。每亩使用50%甲胺磷乳剂 1两,或25%杀虫双水剂 3两,以上杀虫剂都加上4O%富士1号乳剂1两。未防治纹枯病的加上5万单位井岗霉素2两,分别加水Ic0斤喷雾。药后调查,纵卷叶螟幼虫减退率为90—1”0%,飞虱虫口减退率一般达70—80%。药治后,纹枯病和稻瘟病的病情都得到控制。 9月中、下旬,晚稻齐穗后各品种的病虫发生情况有异。抗性品种如195?等飞虱发生少,穗瘟不明显,直至收割一般不用药治。感虫品种如1‘6飞虱发生较多,需进行桃治。 水稻收获前,分别在各处理区取样,晒干后碾成糙米送有关单位检测、已检测出的结果见表3。 从样品测定结果看,糙米中农药残留量比规定的低一至几个级差,几乎是无毒的,其卫生品质极佳,超过了预期效束。增产效果亦十分明显(表4)。 四、小 结 经过试验,我们对供试的6个优质米品种的抗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本试验结果表明,优质米品种HA79317—4、衡校172和1952对稻瘟病都有一定的抗性,其中以HA79317—4最抗病,以82—3最感病。在稻瘟病严重发生区,不适宜推广如82—3这样的感病品种。农药残留量测定结果,均未超出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指标。有的试验生产出的稻米农药残留量极微,卫生品质极佳。与当年大面积防治比较,农药成本约减少25%。优质米卫生品质研究初报@李宏科$湖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李彦宁$湖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流对莲草直胸跳甲种群存活和扩散的影响
作者:马明勇;郭建英;李彦宁;万方浩
关键词:莲草直胸跳甲;水流;存活率;扩散距离
-
除草剂对莲草直胸跳甲存活与繁殖的影响
作者:马明勇;郭建英;李彦宁;罗源华
关键词:莲草直胸跳甲;空心莲子草;除草剂;安全性评价
-
莲草直胸跳甲的空间选择与性别分化
作者:史梦竹;郭建英;李彦宁;赵鑫;万方浩
关键词:莲草直胸跳甲;空心莲子草;小生境选择;性别分化
-
不同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评价
作者:傅建炜;朱道弘;李彦宁;郭建英
关键词:除草剂;空心莲子草;控制作用
-
湖南主要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及其防控措施
作者:刘勇;周忠实;李彦宁;罗源华
关键词: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分布;防治;湖南
-
低温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存与发育的影响
作者:傅建炜;李彦宁;郭建英;万方浩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叶甲;低温;生存;发育
-
生物与化学方法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差异
作者:马明勇;郭建英;李彦宁;罗源华;万方浩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防治;化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