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晓宇

作者: 马晓宇;王永斌;张金波;谭巍巍;肖晖;韩新春;刘昭军;王广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育种;诱变育种技术;应用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45-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大豆需求量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培育高产量、多抗性、优质大豆品种迫在眉睫。然而受生态条件的限制,优质大豆种质资源材料匮乏,遗传背景狭窄,而且大豆自然变异过程繁琐且漫长,仅依靠大豆自发突变获得优质遗传材料十分困难,因此利用诱变技术创制优质、高产、多抗新种质是发展大豆产业的有效手段之一。诱变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基因变异频率,扩大育种选择范围,高通量筛选有益突变,促进优良性状重组等,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性状丰富的突变体,解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的瓶颈问题,广泛应用于优良性状的大豆新品种选育。本文概述了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的原理、种类及特点,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大豆种质创新中常用的诱变方法和技术优势,展望未来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为大豆育种实践提供参考与启发。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的早熟矮化育种与应用研究. 郭荣起,孙如建,张琪,胡兴国,于平,孙宾成. 2020

[2]分子标记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颜秀娟,李楠,李明姝,孙星邈. 2008

[3]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及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任海红,任小俊,王英,刘学义. 2013

[4]单倍体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孙峰成,白晨,冯勇,赵瑞霞,苏二虎,张来厚,刘志雄,李强. 2009

[5]我国家禽产业化育种思考与建议. 李东,赵薇,尹文亮,陈印权. 2013

[6]我国辐射诱变育种及其在蔬菜中的应用. 李剑钊. 2008

[7]野生稻资源在育种上的应用. . 2004

[8]牡丹石榴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刘兴满,葛金涛,赵统利. 2014

[9]中粳稻镇稻88育种实践的分析与启示. 胡春明,林添资,龚红兵,刁立平,景德道,盛生兰. 2008

[10]诱变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张旭,杨兆顺. 2004

[11]木槿应用研究进展. 张辛华,李秀芬,张德顺,刘庆华. 2008

[12]农作物现代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李万云,李韬. 2005

[13]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孙玥,苏京平,王胜军,闫双勇,孙林静. 2019

[14]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戴雪梅,黄天带,孙爱花,周权男,李哲,华玉伟. 2012

[15]野生大豆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马晓萍,杨光宇,杨振宇,王洋,陈健. 2009

[16]全球转基因作物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王旭静,王艳青,唐巧玲,焦悦,王志兴. 2023

[17]优异大豆组合郑州135×泗豆2号的育种贡献. 李海朝,马莹,张辉,文自翔,李金英,武永康,卢为国. 2012

[18]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郑林用,彭卫红,肖在勤. 2001

[19]分子标记在棕榈科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曹红星,孙程旭,吴翼,陈良秋,范海阔,覃伟权,王文泉. 2009

[20]转基因技术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张立苹,林郑云,肖红卫,毕延震,郑新民.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