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及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同金

作者: 刘同金;李瑞娟;宋国春;付亚萍;赵亚;于建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小麦赤霉病;毒力;防效;残留;安全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9 年 21 期

页码: 159-164

摘要: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对吡唑醚菌酯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和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山东地区菌株的菌丝毒力低于多菌灵,对两地孢子萌发的毒力和对安徽地区菌株的菌丝毒力均高于多菌灵。吡唑醚菌酯对山东和安徽两地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均在78.33%以上,对安徽菌株的防效高于多菌灵。吡唑醚菌酯150 g/hm~2和225 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在0.69 kg/m2以上,均高于多菌灵处理。吡唑醚菌酯在小麦籽粒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310~0.0647 mg/kg,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0.2 mg/kg。吡唑醚菌酯在山东和安徽小麦植株中的半衰期低于11.3天,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低于9.9天,属于易降解农药。因此吡唑醚菌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可达到较高防效且对人体较为安全。

分类号: S435.121.45

  • 相关文献

[1]嘧菌酯对三种蔬菜病害的毒力、防效及安全性研究. 康立娟,韩秀英,马志强. 2004

[2]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毒力的测定及药效试验. 张勇,马严明,徐劲锋,王梅,孙明娜,高同春. 2004

[3]嘧菌酯与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在烤烟漂浮育苗阶段的防治效果. 汪汉成,李文红,夏海乾,王茂胜,孟琳,石俊雄,商胜华,王晶君. 2012

[4]氟硅唑和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康浩,杨石有,苏初连,李馨,刘晓妹,蒲金基,张贺. 2017

[5]氟硅唑和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芒果 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康浩,杨石有,苏初连,李馨,刘晓妹,蒲金基,张贺. 2017

[6]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施药时期及安全性评价.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王亚娇,李聪聪,孔令晓. 2017

[7]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任学祥,苏贤岩,范富云,王友定,迟雨,李钊,叶正和. 2023

[8]吡唑醚菌酯对玉米营养生长期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 2010

[9]不同配比多菌灵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沈迎春,张怡,刘福海,陈怀谷,朱叶芹. 2016

[10]生物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刘悦,史文琦,曾凡松,刘美玲,陈婷婷,黄振余,薛敏峰,向礼波,龚双军,杨立军,喻大昭. 2020

[11]4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袁小平,王万军,曹世勤,杨晓辉,贾秋珍,孙振宇,李力,张玮. 2022

[12]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王恒亮,郭艳春,穆长安,王全德,包来仓,马毅辉,陈威,侯维娜,高新菊. 2017

[13]江苏小麦赤霉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研究分析. 杨红福,吴佳文,陈源,张建华. 2022

[14]不同喷药时期对甘肃陇南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王万军,袁小平,杨晓辉,李力,曹世勤,贾秋珍. 2022

[15]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的增效作用. 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2016

[16]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番茄叶霉病菌的联合毒力. 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2016

[17]4种吡唑醚菌酯复配剂对柑橘砂皮病的田间防效. 赵霞,席亚东,夏丽娟. 2022

[18]吡唑醚菌酯对棉花炭疽病的防效及保健增产作用. 陈雨,张爱芳,於春,阚画春,王文相. 2011

[19]吡唑醚菌酯和芸苔素内酯协同防治花生根腐病和白绢病的研究. 张霞,许曼琳,郭志青,于静,吴菊香,李莹,王磊,张志良,张智猛,迟玉成. 2020

[20]枸杞果实中吡唑醚菌酯检测方法研究. 牛艳,陈翔,杨静,吴燕,季莉,田海军,卢云燕.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