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缘红瓢虫种群动态及捕食功能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国华

作者: 陈国华;陶玫;杨本立;陈福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缘红瓢虫;朝鲜球坚蚧;种群动态;捕食功能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4-390X

年卷期: 2003 年 18 卷 02 期

页码: 136-13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黑缘红瓢虫的种群消长规律和捕食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是黑缘红瓢虫发生的盛期。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和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模型对黑缘红瓢虫3龄、4龄幼虫和成虫捕食朝鲜球坚蚧的作用进行拟合,由模型得出,一头黑缘红瓢虫成虫、4龄幼虫、3龄幼虫对朝鲜球坚蚧的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76.31,35.61,32.24,其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在猎物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成虫的寻找效应大于幼虫,4龄幼虫寻找效应大于3龄幼虫。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南方小花蝽和黄蓟马的种群动态及捕食功能反应. 孙英,胡昌雄,吴道慧,陈国华,殷红慧,徐天养,陈婷,张晓明. 2021

[2]桑蓟马种群动态及异色瓢虫对其的捕食功能反应. 胡昌雄,杨伟克,刘增虎,李涛,李琼艳,范永慧,董占鹏. 2023

[3]黑缘红瓢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昌春,陈锦锈,徐德进. 1992

[4]晋南果园2种介壳虫发生规律与药剂防治研究. 刘中芳,李霞,史高川,高越,张鹏九,杨静,樊建斌,范仁俊. 2017

[5]龟纹瓢虫成虫对苜蓿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周玉锋,杨茂发,陈伟,文克俭,陈瑞祥. 2008

[6]星豹蛛对棉蚜的捕食功能研究. 李国强,陈明,罗进仓,周昭旭. 2006

[7]孪斑唇瓢虫幼虫对桑白盾蚧捕食功能反应的研究. 魏治钢,赵莉,杨森. 2009

[8]七星瓢虫基础研究现状. 段宇杰,何恒果,蒲德强,杨慧,陈琪,陆秋成. 2021

[9]不同方式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茶蚜捕食功能研究. 刘超,徐翔,肖科军,伍兴隆,刘虹伶,尹勇,黄琼,蒲德强. 2021

[10]转Cry1Ac+Cry2Ab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及对天敌捕食烟粉虱功能反应的影响. 张帅,吕丽敏,王春义,朱香镇,崔金杰. 2015

[11]四种防治白粉病药剂对加州新小绥螨的安全系数和捕食功能影响. 谭德龙,王瑞,郑锦荣,王茹芳,郭金菊,曹海顺,王云龙,袁余,吴廷全. 2024

[12]东亚小花蝽对四种害虫的捕食作用. 武予清,赵明茜,杨淑斐,段云,蒋月丽. 2010

[13]侧刺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覃江梅,黄芊,蔡晓燕,张桦,潘启寿,陈红松,覃武. 2023

[14]棉田三种瓢虫对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王伟,姚举,李号宾. 2008

[15]龟纹瓢虫对梨瘿蚊幼虫的捕食作用及捕食偏好. 乔折艳,杨晓平,董秀娟,杨雪琳,刘小侠,胡红菊. 2022

[16]七星瓢虫的研究进展. 程英,李忠英,李凤良. 2006

[17]耶气步甲对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及其扩散能力研究. 王玉雪,张浩然,夏鹏亮,楚龙燕,李建平,郑慧彬,郑玉铃,张建民,于永浩. 2023

[18]龟纹瓢虫对桑蓟马的捕食作用及两者在桑树上的分布. 胡昌雄,刘增虎,杨伟克,李琼艳,李涛,董占鹏. 2023

[19]多异瓢虫对核桃黑斑蚜的捕食作用. 王巧,杨龙,潘云飞,李海强,陆宴辉. 2023

[20]利用捕食功能模型评价波氏烟盲蝽对烟蚜、烟粉虱和西花蓟马的捕食能力. 王利利,邸宁,黄宁兴,刘俊秀,张帆,王甦.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