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比试验下油菜收获密度及根茎粗分布差异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新红

作者: 刘新红;李莓;郭一鸣;周兴;李宝;范连益;曲亮;王同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留苗密度;收获密度;根茎粗分布;Gini系数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19-22

摘要: 为探讨相同留苗密度下不同油菜品种的收获密度差异及根茎粗分布特征,试验对2017—2018年度长江中游区油菜新品种多点测试试验(长沙试验点)24个参试组合的收获密度、根茎粗进行测定分析,并引用Gini系数反映根茎粗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2.70万株/667m2的定苗密度下,参试组合收获密度为1.85万~2.70万株/667m2,即成株率为68.3%~100.0%;总株(成活株+死亡株)根茎粗Gini系数为0.16~0.42,变异系数为26.86%,各组合的根茎粗不等性变异程度较高;收获密度最低的组合A9 的Gini系数较大,个体大小呈"L"型分布;收获密度最高的组合A19的Gini系数较小,个体大小呈正态分布;相关分析表明,各组合的收获密度与根茎粗Gini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在同一定苗密度下不同品种间收获密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收获密度下群体的根茎粗分布呈现不同规律,可为油菜品种耐密性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套种玉米不同收获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 王文静,周永强,芦新友,刘志刚,周旺财. 2004

[2]施肥量和留苗密度对谷子杂交种张杂谷8号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夏雪岩,马铭泽,杨忠妍,师志刚,陈媛,耿光涛,程汝宏. 2012

[3]新疆纤用亚麻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顾元国,王锁牢,李广阔,陈跃华. 2010

[4]小扁豆主要栽培技术研究. 韩启亮. 2014

[5]济谷14对留苗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 秦岭,杨延兵,管延安,陈二影,张华文,王海莲,刘宾. 2013

[6]留苗密度与行距对饲用甜高粱叶茎比·干鲜比和草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贾海燕,魏志敏,袁淑红,李顺国,侯升林. 2018

[7]施氮量和留苗密度对不同株型谷子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秦岭,杨延兵,管延安,陈二影,张华文,王海莲,刘宾. 2013

[8]不同施肥技术对油菜苗期发棵的影响. 侯剑. 2000

[9]施用PL-2对油菜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刘葛山,赵祥祥. 2004

[10]三个引进抗除草剂油菜品种植物学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分析. 董云,张涛,王毅,漆燕玲. 2007

[11]栽培因素对油菜茎、分枝产量形成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王华. 2000

[12]重庆油菜产业发展潜力和对策探讨. 唐晓华,易靖,王虹. 2017

[13]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0号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钟华义,熊国权,杨斌,杨春杰,饶勇. 2009

[14]白沙乡油菜凝冻灾害调查与减灾技术示范. 李娅,王沁,李昌明,华德富,李绍兵,唐容,林涛,饶勇. 2009

[15]提高油菜苗床出苗率研究. 侯国佐. 2000

[16]不同栽培方式对黔油28号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杨斌,饶勇,肖华贵,李超. 2012

[17]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不同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研究初探. 吴文平,魏忠芬. 2014

[18]宁杂1号亲本不同行比和密度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童晓利,李刚华,赵荷娟,曹荣祥,张海军,蒋小平. 2000

[19]油菜在青海省种植的优势地位和开发前景. 田正科. 1999

[20]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缺绿及恢复的研究初报. 邵明波,白俊霞.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