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幼叶丛生芽的诱导和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艳
作者: 李艳;李少雄;周桂元;洪彦斌;林坤耀;梁炫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离体培养;诱导;丛生芽;外植体;再生体系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6 年 07 期
页码: 14-1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花生种子无菌条件下萌发4天、7天、10天、27天的幼叶作外植体,分别接种于加有不同激素配方的芽诱导培养基上,1周后叶片伤口处膨大并有黄绿色愈伤组织出现,3周左右可以看到丛生芽点的出现,芽诱导率达85%以上;继代培养4周后转至高浓度BA(10 mg/L)的MS培养基上促进芽伸长;当小苗长至3 cm左右时,移入NAA(1 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再生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蝴蝶兰丛生芽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黄丹,陈和明,吕复兵. 2017
[2]豌豆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文倩,马绍英,李胜,苏利荣,杨晓明. 2017
[3]豆瓣绿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郭臣臣,雷亚珍,刘春,张黎. 2015
[4]葫芦科植物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秋蓉,李柱刚,王珣,冷春旭,赵曦,李晓娟. 2022
[5]花生胚轴的离体诱导与植株再生. 严玫,黄冰艳,苗利娟,易明林,李文静,高伟,董文召,张新友. 2015
[6]花生体细胞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唐秀梅,熊发前,钟瑞春,韩柱强,贺梁琼,李忠,唐荣华. 2012
[7]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不定芽诱导研究进展. 曹昆,李霞. 2008
[8]正交设计优化北苍术组织培养研究. 左静静,闫贵云,安晓宁,霍利光,刘少翔. 2017
[9]牛尾菜丛生芽诱导及再生体系研究. 蒙平,张向军,潘颖南,陈少珍,黄素梅,唐军. 2010
[10]翻白草花梗离体培养研究. 张向军,蒙平,潘颖南,陈少珍,黄素梅,唐军,时显芸. 2010
[11]6个紫花苜蓿栽培品种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丽,甘晓燕,王敬东,陈虞超,石磊,宋玉霞. 2013
[12]山西不同大豆品种再生体系的筛选. 李换丽,王丹,张树伟,雷佳,吴霞,王新胜,马燕斌. 2020
[13]南美水仙组培外植体再生体系建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瞿素萍,屈云慧,王继华,苏艳,陆琳. 2004
[14]甜瓜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贺玉花,徐龙兰,唐伶俐,徐永阳,田小琴,张健,孔维虎,李文东,赵光伟. 2023
[15]薄皮甜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孔维萍,程鸿. 2012
[16]金钱树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黄昌艳,何荆洲,邓杰玲,王晓国,卜朝阳. 2016
[17]菊花离体叶片快繁体系的建立. 林青萍,陈雄庭. 2006
[18]苎麻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 孔华,郭安平,章霄云,姚庆荣,郭运玲,贺立卡. 2006
[19]尾叶桉U6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 孔华,郭安平,郭运玲,刘恩平,贺立卡. 2008
[20]宁夏水稻不同外植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孙建昌,杨生龙,马静,朱美静,王兴盛.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湿地表层底泥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组分特征及与真菌群落相关性
作者:史传奇;李艳;孟令波;胡钰;金梁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组分;真菌
-
花生荚果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作者:林伟津;郭泽佳;刘浩;李海芬;王润风;黄璐;余倩霞;陈小平;洪彦彬;李少雄;鲁清
关键词:花生;荚果;QTL;候选基因
-
基于模糊数学和熵值法综合评价兴隆热带植物园对人群精神压力的影响
作者:李艳;林毅
关键词:模糊数学;熵值法;缓解精神压力;兴隆热带植物园;评价指标
-
城市公园景观水体上覆水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光谱特征
作者:史传奇;李艳;魏丹;陈曦;李子为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景观水体;溶解性有机质;光谱指数;荧光强度
-
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作者:修圣智;李艳;魏丹;刘康萌;李硕;胡钰;金梁;丁建莉;杨振国
关键词: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碳足迹;碳排放;影响因素
-
缓释氮肥配施有机肥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姚权;唐旭;肖谋良;姜振辉;吴春艳;李艳;尹昌;李永夫
关键词:缓释肥料;氮肥减施;产量;氮肥效率;土壤养分质量分数
-
花生赤霉素3-β-双加氧酶(AhGA3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李海芬;鲁清;刘浩;温世杰;王润风;黄璐;陈小平;洪彦彬;梁炫强
关键词:花生;GA3ox;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