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种子黄酮含量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艳辉
作者: 董艳辉;于宇凤;李亚莉;赵兴华;王亦学;任元;王鑫;贺文洋;任永康;刘江;曹秋芬;秦永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藜麦;超微弱发光;黄酮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66-69
摘要: 为了研究藜麦种子黄酮含量与超微弱发光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筛选的90份藜麦材料进行了超微弱发光研究和黄酮含量测定,通过二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藜麦种子的黄酮含量与超微弱发光值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5,P<0.01),因此利用超微弱发光值来反映藜麦种子黄酮含量高低的方法是可行的,利用该技术可以快速、无损伤地对藜麦种子黄酮含量的高低进行初期筛选,为藜麦育种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育种进程。
分类号: S519
- 相关文献
[1]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系藜麦内黄酮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岳凯,刘文瑜,魏小红. 2019
[2]青海藜麦资源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党斌. 2019
[3]基于Design-Expert回归分析的藜麦叶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魏志敏,吕玮,裴美燕,宋世佳,卢川,刘秋红,李顺国. 2019
[4]藜麦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向卓亚,邓俊琳,陈建,朱永清,夏陈,林长彬,杨开俊,刘廷辉. 2021
[5]苹果属植物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李壮,孙效国,李敏,厉恩茂,徐铠,程存刚. 2011
[6]新旧及不同抗性的水稻种子吸胀初期超微弱发光特性的观测. 陈文利,唐永红,邢达,黄少华,曾列先. 2001
[7]辐照糖类食品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研究. 傅俊杰,董智挺,王匀,邹珍友. 2006
[8]超微弱发光用于番茄果实冷害发生程度的无损监测. 赵丹莹,生吉萍,丁洋,申琳,范蓓,刘灿. 2010
[9]藜麦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程斌,高旭,曹宁,辛智海,何庆才,张立异. 2017
[10]藜麦EST-SSR的开发及通用性分析. 张体付,戚维聪,顾闽峰,张晓林,李坦,赵涵. 2016
[11]内蒙古阴山北麓区藜麦生态适应性研究. 任永峰,王志敏,赵沛义,宋洁,栗艳芳,骆红,邓万云. 2016
[12]新型叶菜类蔬菜-藜麦菜的营养与潜力. 崔纪菡,魏志敏,刘猛,赵宇,宋世佳,李海鹏,夏雪岩,李顺国. 2019
[13]混合盐碱胁迫对藜麦萌发期的影响. 修妤,梁晓艳,石瑞常,顾寅钰,王向誉,郭光,张凤林,华丽峰. 2018
[14]盐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时丕彪,李亚芳,耿安红,王军,王春云,彭亚民,顾闽峰,费月跃. 2017
[15]~(60)Co-γ辐照对NaCl胁迫下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梁晓艳,顾寅钰,付娆,张海洋,衣葵花,王向誉,郭洪恩. 2019
[16]青海藜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刘洋,闫殿海,张玉清,党斌,姚有华,毛玉金,张宏亮,迟德钊. 2015
[17]宁夏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马维亮,魏亦勤,程炳文,沈强云,米海莉. 2018
[18]宁夏不同产区、不同品种藜麦的主要营养成分和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赵丹青,开建荣,路洁,刘炜. 2019
[19]北京地区藜麦甜菜筒喙象年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初探. 张金良,张桂芬,张奥,梅丽,杨建国,岳瑾,周吉华,袁志强. 2018
[20]基于表型性状的藜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叶君,吴晓华,李元清,崔国惠,王小兵,赵春芝,杨蕾,张三粉,张海斌,于美玲.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氮量对烟草品种上部叶生长发育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作者:陈克玲;王德权;宋德伟;王大海;王玉华;管恩森;杨明峰;刘江;马兴华
关键词:烤烟;施氮量;品种;上部叶;碳氮代谢
-
碳中和背景下日本绿色食品系统战略:实施路径与镜鉴
作者:王鑫;耿昕;夏英
关键词:碳中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日本;比较分析
-
缬草烯酸对犊牛血液生理生化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姜玲玲;冉江;罗文菊;周景瑞;王鑫;余波
关键词: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缬草烯酸;血液生理;血清生化;微生物
-
靖远县日光温室辣椒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
作者:李秀芬;张建金;侯栋;张东琴;李亚莉;岳宏忠;陈玉强
关键词:日光温室;辣椒;品种;筛选;靖远县
-
中国君子兰研究概况
作者:赵兴华;岳玲;吴海红
关键词:中国君子兰;生殖生理;组织培养;生产管理
-
熏蒸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静怡;王鑫;李园;方文生;曹坳程;颜冬冬;王秋霞
关键词:熏蒸剂;土壤熏蒸;仓储熏蒸;作用机制
-
微生物菌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花椰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侯栋;李亚莉;岳宏忠;张东琴;姚拓;黄书超;杨海兴
关键词:花椰菜;微生物菌肥;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