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苗期杂种优势及基因表达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颖姮

作者: 王颖姮;徐靖;蔡秋华;林强;何炜;谢鸿光;谢华安;张建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苗期杂种优势;产量;相关性;基因表达模式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21 年 29 卷 001 期

页码: 23-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在发育早期就呈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苗期是水稻(Oryza sativa)株型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了解苗期杂种优势及基因表达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探索通过水稻苗期表现预测杂交稻产量潜力的可能性,本研究选取杂交水稻有代表性亲本18份,配制4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系统考查杂交组合苗期根和苗的杂种优势、基因表达及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期根和苗的性状间、同一组织不同时期性状间都有相关性,苗期性状间有12对性状相关性显著(P<0.05),有2个苗期性状与田间单株产量呈正相关(P<0.05);杂交稻组合在萌发早期(发芽第3天,3 d after sowing,3DAS)杂种优势最高;6个苗期性状的中亲优势(middle parent heterosis,MPH)有13对性状正相关(P<0.01),根长-3DAS,根长-14DAS,株高-3DAS的MPH和单株产量MPH正相关(P<0.05);分析了4个根系发育相关基因在杂交稻组合和亲本间播种后第17天的表达模式,有3个基因与第17天植株的根干重和苗干重相关,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与田间单株产量呈显著相关(P<0.05).杂交水稻组合在种子萌发早期就表现出极强的杂种优势,苗期根和苗各性状间的杂种优势普遍具有相关性.部分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及与性状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与成熟期单株产量显著相关.本研究为利用水稻早期性状预测产量杂种优势模型的建立和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类号: S334.5

  • 相关文献

[1]水稻分蘖期强势和弱势F_1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戴正元,陈建民,肖宁,周长海. 2010

[2]一个光敏色素B调控的水稻NBS-LRR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杨慧,薛彦久,王莹莹,马汇泉,谢先芝. 2011

[3]辽宁省主栽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李如海,张满利,李全英,潘义东. 2019

[4]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含量差异与相关性. 杨树明,罗曦,曾亚文,王雨辰,普晓英,杜娟. 2009

[5]水稻年度间产量波动与生长季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衣政伟,田鹏飞,邓孟珂,费玉娟,王政权,王显,胡中泽,杨大柳,赵蓓. 2021

[6]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闫平,张书利,于艳敏,牟凤臣,武洪涛,徐振华,周劲松. 2015

[7]中国南方水稻品种的粒重及其与主要性状间的关系. 程本义,沈伟峰,杨仕华. 2007

[8]株1S系列组合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关系研究. 傅黎明,王艳红,黄为. 2014

[9]铁皮石斛糖苷水解酶GH3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李亚萍,金福来,黄宗贵,张涛,段晓婧,姜武,陶正明,陈家栋. 2024

[10]水稻与白叶枯病菌互作中差异表达新基因的识别. 田峰,齐放军,何晨阳. 2005

[11]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基因在蠋蝽滞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功能研究. 王胜男,张茂森,周磊,井晓宇,张洪志,李玉艳,吴惠惠,张礼生. 2024

[12]棉花LIM蛋白基因家族的进化及表达特征分析. 杨洋,李波,胡文冉,张经博,范玲. 2015

[13]马铃薯光响应StR2R3-MYB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秦玉芝,邢铮,潘妃,熊兴耀. 2015

[14]桃AQP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徐摇光,张政权,于洋,官健涛,谢华. 2022

[15]利用增强子捕获突变技术研究水稻基因功能. 宛淑艳,张治国,郭玉棚,郑霞,孙学辉,吴金霞,路铁刚. 2005

[16]林烟草KUP/HAK/KT钾转运体基因NsHAK11的亚细胞定位与表达. 宋毓峰,董连红,靳义荣,史素娟,张良. 2014

[17]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刘建斌,郎侠,郭健,杨博辉,孙晓萍,岳耀敬,冯瑞林. 2010

[18]大豆GmNramp3a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刘颖,陈经烨,李小豪,陈晶晶,薛迎斌. 2023

[19]芸薹属及其他异源多倍体植物的基因表达特征研究进展. 张大为,谭晨,李再云. 2018

[20]草莓花青苷分子调控机理的初步研究. 苗立祥.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