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混作下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对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殷建军

作者: 殷建军;郭庆瑞

作者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间混作;根际微生物;小麦;苜蓿;豌豆;油菜;产量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05 期

页码: 41-43+46

摘要: 从农田种植业出发,研究了大同地区农田三大微生物种群在不同肥力、不同种植作物、不同间混作条件下的数量变异规律及其对小麦产量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根系生长,从而也提高了微生物数量的增长;小麦与苜蓿、豌豆、油菜间混作条件下,都可促进小麦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增长;大同地区农田三大土壤微生物种群以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最少。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低氮环境下燕麦与箭筈豌豆间混作与刈割时间对饲草产量及质量特性的影响. 赵彩霞,何文清,胡跃高,董慧明,佘小玲. 2006

[2]西北绿洲区间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孙涛,冯晓敏,赵财,殷文,胡发龙,宋振伟,张卫建. 2021

[3]小麦间套作苜蓿对土壤养分及作物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李恩慧,王玉慧,杨慎骄,张晓红,吴琼. 2020

[4]轮作休耕对小麦和油菜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王建国,路战远,程玉臣,张德健,张向前,武海明,赵丽丽. 2018

[5]不同硫肥对小麦-油菜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的影响.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徐舫,黎育芝,何海花. 2007

[6]丹江口库区小麦和油菜氮合理用量研究. 熊桂云,刘冬碧,巴瑞先,杨利,张富林,张继铭,余延丰. 2010

[7]“九五”以来农作物育种项目进展. 强小林,冬梅,尼玛卓玛,周强,其美旺姆,魏迎春. 2004

[8]有关间混作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季良. 1994

[9]麦田间作对麦长管蚜的生态调控作用. 陈巨莲,程登发,周海波,孙京瑞,刘勇,Frederic Francis. 2012

[10]青海东部山旱区小麦、豌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示范、应用. 王燕钧,赵洪礼,贾金龙,缪祥辉. 1996

[11]小麦—豌豆组合对麦长管蚜及其天敌行为机制的探讨. 陈巨莲,程登发,刘勇,FredericFrancis,EricHaubruge,ClaudeBragard,孙京瑞. 2011

[12]晚播对紫云英生长、养分积累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周影,王琳,魏启舜,管永祥,陈震,郭成宝,赵荷娟. 2019

[13]不同药剂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及根际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张爱民,梁传静,蓬桂华. 2021

[14]微生物量的变化与超级杂交稻产量的关系研究. 袁隆平. 2011

[15]不同苎麻品种根际微生物的变化及其对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朱四元,汤清明,刘头明,周建霞,唐守伟. 2010

[16]杀菌剂和根瘤菌剂拌种对花生根际微生物及荚果产量的影响. 高晴,杨智翔,刘光华,杨龙兴,唐康,曾宁波,李林,刘登望. 2024

[17]不同施磷量对豌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影响初探. 何伟锋,李玲. 2014

[18]不同微生物菌肥对豌豆形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沈宝宇,李玲. 2019

[19]晚播对宁南山区不同类型豌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钱爱萍,赵永峰. 2016

[20]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方式对豌豆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汤瑛芳,张小红,张绪成.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