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的研究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慧

作者: 刘慧;方建光;董双林;梁兴明;姜卫蔚;王立超;连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莱州湾;桑沟湾;浮游植物;优势种;多样性指数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3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11-1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系统研究了中国北方两个典型养殖海湾浮游植物的周年变动。从莱州湾浮游植物全年分布来看 ,早春 2~ 3月是细胞数量的高峰 ,此时的主要物种是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Grev .)Cleve)和角毛藻 (Chaetocerossp .)等硅藻 ,形成明显的暴发性增长。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明显 ,硅藻和鞭毛藻类交替占优势 :有 4个月是硅藻占绝对优势 ,其他藻类很难见到 ;有 4个月是硅藻占优势 ,甲藻或绿藻为次优势种 ;有 4个月是以单细胞的金藻、绿藻或甲藻占优势。在 8月份之前 ,3个采样点之间浮游植物在数量上差异不大 ;9月到 12月份差异比较大 ,说明筏式养殖的扇贝对浮游植物数量有一定影响。另外 ,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年际变化 ,说明包括营养盐在内的海区环境因子可能发生了变化。

分类号: Q948.8

  • 相关文献

[1]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的研究Ⅱ. 刘慧,方建光,董双林,梁兴明,姜卫蔚,王立超,连岩. 2003

[2]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主要营养盐的周年变动及限制因子. 刘慧,方建光,董双林,王立超,连岩. 2003

[3]莱州湾渔业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特征. 沈公铭,黄经献,黄瑛,赵炳然,罗建波,冯庚菲,穆希岩,雷云雷,李绪兴,李应仁. 2017

[4]莱州湾大型砂壳纤毛虫丰度的水平分布. 陈雪,吴强,栾青杉,张武昌,徐剑虹,肖天. 2015

[5]黄河入海泥沙年际通量对莱州湾渔业资源结构的影响. 杨尧尧,李秀启,金显仕,王俊,李忠义. 2015

[6]2011年春、夏、秋三季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与主要中上层鱼类资源密度的关系. 栾青杉,吴强. 2020

[7]莱州湾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李广楼,陈碧鹃,崔毅,马绍赛,唐学玺. 2006

[8]莱州湾东部养殖区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陈碧鹃,陈聚法,崔毅,李秋芬,袁有宪. 2001

[9]桑沟湾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李超伦,张永山,孙松,吴玉霖,方建光,张继红. 2010

[10]桑沟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侯兴,高亚平,杜美荣,姜娓娓,李凤雪,董世鹏,李文豪,孟珊,王军威,张义涛,蒋增杰. 2021

[11]桑沟湾养殖水域春季和夏季营养限制的现场实验. 曲克明,宋云利,徐勇,孙耀,方建光. 2008

[12]2012年6月份桑沟湾褐潮期间浮游植物和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特征. 郭术津,丰美萍,张瑞峰,于莹,张武昌. 2015

[13]桑沟湾浮游植物生态特征. 慕建东,董玮,陈碧鹃,王巍,方建光,唐学玺. 2009

[14]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研究:Ⅰ养殖生态模型的建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史洁,魏皓,赵亮,方建光,张继红. 2010

[15]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研究:Ⅱ生态环境模拟与生源要素循环. 史洁,魏皓,赵亮,方建光,张继红. 2010

[16]瓯江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优势种RDA分析. 陈伟峰,叶深,秦松,范青松,陈少波,倪勇,彭欣. 2021

[17]红色赤潮藻主导的混合赤潮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浙江南部沿海为例. 沈盎绿,欧阳珑玲,尹艳娥,周钦,马增岭. 2018

[18]益生菌对海水虾池浮游生物的生态调控效果研究. 张汉华,李卓佳,郭志勋,曹煜成,贾晓平. 2009

[19]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陈勇,段辛斌,刘绍平,刘明典,王珂,陈大庆. 2009

[20]长湖圆心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聂细荣,周淼,黄俊,郭坤,柴毅,罗静波,杨德国,何勇凤,邓义.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