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沙土农区杨树-农作物复合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香凝

作者: 张香凝;史福刚;李太魁;郭战玲;张玉亭;寇长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林复合经营;温室气体排放;农田防护林网;增温潜势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07 期

页码: 62-68

摘要: 为了探讨农林复合系统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在豫东沙区杨树—农作物复合生态系统中选取了2种典型的防护林网密度——大网格BT(防护林间距1000 m×1000 m)、小网格ST(防护林间距200m×200 m),并用周边5~10年生的人工纯林地作对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防护林网密度的杨树—农作物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壤温室气体(CO2、N2O、CH4)季节排放通量进行田间原位测定。结果表明:豫东农区农田土壤是CO2、N2O的排放源、CH4的吸收汇。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对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或吸收的强度都有不同的特征,大网格、小网格、林地土壤CO2日排放通量均在7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63.17、1005.91、923.53 mg/(m2·h);大网格的土壤N2O日排放通量在7月达到最大值,小网格和林地则在8月达到最大值,土壤N2O排放通量为4.29~313.28μg/(m2·h);3种模式下土壤CH4的吸收峰值均在7月达到最大值,其中大网格的吸收峰值最大,为4.41 mg/(m2·h)。不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通过影响土壤、空气温度和湿度等来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增温干燥强化了土壤CO2和N2O排放源的特征,但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作为大气CH4吸收汇的功能,大网格、小网格、林地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分别为1.50×10~5、1.03×10~5、0.885×10~5 kg C/hm2,单位面积GWP值以林地的最小、大网格的最大。总的来看,适当增加防护林网密度有利于减少农林系统的增温潜能。

分类号: S181

  • 相关文献

[1]喷涂吡啶尿素对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魏珊珊,李龙江,李迎春,王艳群,刘淑桥,舒晓晓,彭正萍. 2016

[2]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更新技术与对策. 左忠,潘占兵,王宁庚,周景玉. 2017

[3]沙地试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分析——以开封市沙地试区为例. 武继承,王生厚,任素坤,李新端,王永歧. 1998

[4]干旱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空间风速与地表风蚀特征. 左忠,潘占兵,张安东,余殿,周景玉. 2018

[5]温州降香黄檀母树林的营建及管护技术. 陈瑞东,刘宇,周芬芬,李效文. 2022

[6]土壤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及麦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祥菊,周炜,王子臣,盛婧,陈留根. 2016

[7]优化施氮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CO2、H4和H2O 通量的影响. 王永生,张爱平,刘汝亮,杨世琦,李存军. 2016

[8]优化施氮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CO_2、CH_4和N_2O通量的影响. 王永生,张爱平,刘汝亮,杨世琦,李存军. 2016

[9]水肥管理对稻田CH_4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影响的评估. 谢立勇,许婧,郭李萍,徐玉秀,孙雪,赵洪亮,郭飞,赵迅. 2017

[10]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温室气体交换及其综合增温潜势. 闫翠萍,张玉铭,胡春胜,董文旭,王玉英,李晓欣,秦树平. 2016

[11]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岳芳,陈留根,朱普平,张传胜,盛婧. 2012

[12]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张永春,吴彤东,施林林,周新伟. 2014

[13]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种植不同作物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朱普平,盛婧,王子臣. 2012

[14]水肥管理对稻田CH4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影响的评估. 谢立勇,许婧,郭李萍,徐玉秀,孙雪,赵洪亮,郭飞,赵迅. 2017

[15]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张丽萍,朱兴连,孙国峰. 2016

[16]稻蟹共生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怡彬,徐洋,王洪媛,王绍蓬,翟丽梅,刘宏斌. 2022

[17]不同栽培技术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周炜. 2015

[18]太湖地区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稻季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 张岳芳,周炜,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郑建初. 2013

[19]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对中南地区稻田土壤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冯晓赟,万鹏,李洁,赖欣,张贵龙. 2016

[20]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收益分析. 米松华,黄祖辉,朱奇彪,黄河啸,李宝值.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