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减量配合有机替代对赤红壤常年菜地蔬菜生长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宁建凤

作者: 宁建凤;艾绍英;李盟军;姚建武;余丹妮;王思源;申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赤红壤;常年菜地;减量施肥;有机替代;氮平衡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1008-10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赤红壤常年菜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不同处理[对照CK、常规施肥CF、优化施肥OPT及优化施肥化肥氮10%、20%、30%有机替代(T10、T20、T30)],研究菜地养分优化减施及有机替代对小白菜生长及土壤氮平衡影响.试验连续种植4茬.结果显示,施肥显著增加小白菜产量,不同施肥处理肥料增产贡献率为23.1%~39.6%.常规施肥处理小白菜产量在3169~3369 kg/667 m2之间,4茬小白菜总吸氮量为33.4 kg/667 m2、平均氮肥利用率31.2%.相比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及优化施肥化肥氮有机替代10%、20%、30%处理分别降低化肥用量35%、38%、41%和44%,小白菜产量、氮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均与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常规施肥条件下小白菜种植系统(4茬)氮盈余量10.3 kg/667 m2,优化施肥及化肥氮有机替代降低土壤氮盈余量18%~48%.总体上,赤红壤常年菜地系统化肥减量使用35%~44%可保障蔬菜产量不降低基础上,有效降低土壤氮盈余及潜在面源污染风险.优化施肥条件下化肥氮有机替代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化肥氮投入量,实现菜地系统化肥深度减施.优化施肥及化肥氮有机替代可作为区域菜地系统推荐施肥技术方案.

分类号: S63%S153.6

  • 相关文献

[1]珠三角赤红壤常年菜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宁建凤,李彤,曾瑞锟,姚建武,陈勇,梁紫薇. 2024

[2]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 Ⅲ.常年菜地多熟栽培模式. 李桂莲,王天文,文林宏,郑美荣,韩庆波,董恩省,谢文秀,曾令明. 2004

[3]不同养分管理措施下常年菜地磷、钾养分径流流失特征. 李盟军,艾绍英,宁建凤,王荣辉,姚建武,余丹妮. 2019

[4]不同养分管理措施下常年菜地蔬菜生长及氮素径流特征. 李盟军,姚建武,王荣辉,曾招兵,宁建凤,艾绍英. 2015

[5]浙江省稻田系统秸秆还田问题及对策. 陈喜靖,喻曼,王强,李华,苏瑶,高佳,李国安,李建强,沈阿林. 2018

[6]茶园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广东大埔县为例. 黄继川,肖志云,吴雪娜,涂玉婷,彭智平. 2020

[7]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大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明文,张洋,胥婷婷,许显虹,张荣. 2021

[8]有机肥替代部分氮化肥对鲜食玉米产量、干物质和氮吸收的影响. 李明悦,金修宽,高伟,衣文平,高贤彪. 2020

[9]陇东旱塬冬小麦化肥减施有机替代技术规范. 张平良,曾骏,刘晓伟,郭天文,李城德,李锦龙. 2020

[10]磷肥有机替代、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黄伟,王西和,贾宏涛,杨金钰,屈小慧,刘盈锐,刘晓菊. 2024

[11]有机替代配方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吴腾飞,邓婷,李泽钰,曾招兵,张木,李海锋. 2024

[12]氮素有机替代对东北黑土区土壤微生物碳磷资源限制的影响. 崔继文,徐新朋,何萍,周卫,朱平. 2020

[13]有机氮不同替代量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矿质态氮的影响. 江波,薛贞明,王静,徐济春,陈梦玲,武际. 2021

[14]基于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施肥模式对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马龙,高伟,栾好安,唐继伟,李明悦,黄绍文. 2021

[15]有机肥替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赵秀东,陈晓芳,袁自然,叶寅. 2022

[16]等氮量有机替代水稻种植对水土环境和农学效应的影响. 付斌,王炽,胡万里,闫辉,倪明,李枝武,陈兴位,陈安强,金平忠,姬为军. 2023

[17]磷肥有机替代、秸秆还田对棉花养分吸收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伟,王西和,贾宏涛,杨金钰,屈小慧,刘盈锐,刘晓菊. 2024

[18]等氮量有机替代对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付斌,胡万里,倪明,李枝武,王炽,陈安强,闫辉,赵新梅,陈兴位,杨树明. 2024

[19]有机替代对西兰花氨基酸组成影响及评价. 李跃森,吴水金,张帅,李海明. 2022

[20]稻麦秸秆基质栽培马铃薯的化学氮肥减量试验初报. 陈雪民,朱月兰,金梅娟,吕志伟,李瑞霞,王海候.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