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喷施磷糖类制剂对冬小麦抗干热风影响的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亚楠
作者: 徐亚楠;韩燕;吴玥;宋吉青;柳斌辉;韩伟;白文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热风;冬小麦;化学制剂;叶片荧光;灌浆动态;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11 期
页码: 995-10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20-2021 年小麦生长季,在干热风灾害发生频繁的黄淮海典型麦区进行大田试验,探索不同化学制剂对冬小麦抗干热风的调控作用,以便筛选出高效实用的制剂种类和施用时期.试验共设 6个处理,以拔节期或开花期单次喷施磷胺和磷酯为制剂组处理(BA、BZ、HA和HZ处理),以拔节期和开花期均喷施自来水处理作为空白对照(CK),以两个时期均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处理作为制剂组对照(CKP).考察干热风胁迫后小麦灌浆期间叶面积指数(LAI)、叶片荧光参数、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和积累量、籽粒灌浆动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试验期间小麦在花后 24d和 26d遭受了轻度干热风过程,与CKP和CK处理相比,BA处理促进穗粒数增加,理论产量显著提升 8.11%和 9.82%,且花后 30d的LAI也显著增加 47.67%;HZ处理更有助于提高千粒重,理论产量增幅为 10.03%和 11.78%,较其他处理增加旗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淬灭(qP);HA处理能稳定降低非光化学淬灭(NPQ).遭遇第一次干热风过程后,即花后 26d观测结果显示,与 CKP 处理相比,BZ 处理的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活性显著升高 19.26%,而HZ处理的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则分别显著增加 2.11%和 15.92%.遭遇第二次干热风过程后,即花后 30d观测结果显示,HZ处理的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较CKP处理分别显著提升 9.75%和 3.74%,在各处理中增幅最高.Richards拟合结果显示,与CKP处理相比,喷施磷糖类制剂处理通过延迟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以及提高灌浆速率缓解干热风对籽粒危害,其中 HA 处理的弱势和强势籽粒的最大灌浆速率提升 22.71%和 18.30%,平均灌浆速率提升了 19.27%和 12.72%.因此,磷糖类制剂的种类和喷施时期是影响遭受干热风胁迫之后小麦叶片和籽粒生理差异的主要因素,建议磷胺和磷酯制剂喷施的最佳时期分别为拔节期和开花期;综合认为开花期喷施磷酯制剂处理对小麦抗干热风影响的调控效果最优.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灌浆期干热风的缓解效应. 吕丽华,雷明帅,姚艳荣,李谦,贾秀领. 2022
[2]晋南冬麦区干热风发生特点及其对产量影响分析. 李洁,张杜鹃,李世平. 2018
[3]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王春乙,张玉静,张继权. 2016
[4]应用化控剂防治干热风效果试验. 吕丽华,贾秀领. 2020
[5]山东省冬小麦干热风灾害预警模型研究. 朱建华,刘淑云,谷卫刚,赵佳,李景岭. 2012
[6]1961—2015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李森,韩丽娟,郭安红,李茂松,王纯枝,李祎君. 2018
[7]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徐亚楠,吴玥,柳斌辉,宋吉青,吕国华,纪冰祎,张文英,杨振立,白文波. 2021
[8]稻田增氧模式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9]几种化学制剂在作物育苗中的应用效果. 肖厚军,蒋太明,吴士章,夏锦慧,邓英,陈明华. 2003
[10]Logistic方程拟合新疆春小麦灌浆动态. 李剑峰,樊哲儒,张跃强,王重,高新,时佳,张宏芝,赵奇. 2019
[11]播期对水稻粒位间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解文孝,李建国,韩勇,刘博,付亮,梁传斌. 2010
[12]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及灌浆动态变化研究. 张中东,郭正宇,宫帅,翟广谦,陈永欣. 2017
[13]玉米籽粒乳线比例变化与灌浆和干燥过程的关系. 李红燕,周林立,高尚,薛军,明博,赵如浪,王克如,谢瑞芝,侯鹏,王永宏,李少昆. 2022
[14]优质超级稻松粳9号籽粒灌浆动态研究. 闫平,武洪涛,牟凤臣,金官植,周劲松. 2007
[15]干热风对灌浆期冬小麦旗叶光合蒸腾的影响. 赵风华,居辉,欧阳竹. 2013
[16]论小麦干热风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李强,孟祥海,李丁,赵明辉,乔文臣. 2018
[17]南阳盆地小麦干热风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李玉鹏,侯明翠,张震,李金良. 2014
[18]喷施木醋液与有机水溶肥协同对小麦抗干热风的影响. 张玉凤,刘兆辉,田慎重,边文范,董亮,李瑞琴. 2021
[19]近50年华北平原干热风时空分布特征. 邬定荣,刘建栋,刘玲,姜朝阳,许吟隆. 2012
[20]我国干热风研究进展. 来有鹏.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龙牧茶秣食豆区域试验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李莎莎;杨曌;柴华;王晓龙;徐艳霞;吴玥;高海娟;王锐
关键词:龙牧茶秣食豆;区域试验;草产量;品质
-
干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王晓龙;杨曌;来永才;柴华;李莎莎;徐艳霞;吴玥;王建丽
关键词:苜蓿;萌发期;抗旱性;隶属函数法
-
黑龙江西部春播苜蓿苗期杂草化学防除研究
作者:李莎莎;杨曌;柴华;王晓龙;徐艳霞;吴玥
关键词:苜蓿;杂草;除草剂;安全性;防除效果
-
南太湖特早葡萄在重庆市的避雨栽培试验初报
作者:韩燕;李秀杰;吴玉森;马玉姣;张涛;李勃
关键词:南太湖特早;引种;绿色高效栽培
-
复合寡糖施用对促进黄瓜生长与改善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秋水;韩燕;吴赞;刘悦;邓婕;左嘉;袁立艳;高丽娟;白文波
关键词:复合寡糖;黄瓜产量;叶绿素含量;酶活性;细菌多样性
-
不同燕麦品种全株矿物质元素含量及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柴华;杨曌;李莎莎;王晓龙;徐艳霞;吴玥;陈金利
关键词:燕麦品种;矿物质元素;营养成分
-
不同外源寡糖对设施黄瓜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影响差异
作者:杨倚钢;韩燕;高丽娟;宋吉青;斋藤信;白文波
关键词:设施黄瓜;复合寡糖;壳寡糖;生理特性;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