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下半干旱区玉米籽粒形成和叶片对光与CO2响应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晨
作者: 徐晨;张丽华;赵洪祥;闫伟平;刘晓龙;孙宁;李斐;谭国波;李前;边少锋;张治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栽培模式;籽粒灌浆;光合响应参数;半干旱区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22 年 40 卷 001 期
页码: 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半干旱区优化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形成及叶片对光与CO2的响应机制,进行2 a的大田试验,设置对照模式(CK)、农户习惯模式(T1)和优化栽培模式(T2)3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形成、叶片光合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在吐丝后各生育阶段的百粒质量和平均灌浆速率均显著高于T1和CK处理,与CK和T1处理相比,T2处理的2 a平均灌浆速率分别增加了31.58%、18.00%和30.77%、9.80%,T2处理的灌浆速率在吐丝后20~30 d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T1和CK处理,与CK和T1处理相比,2 a分别增加33.91%、10.04%和26.28%、14.99%;T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T1和CK处理,与T1处理相比,2 a分别增加了15.67%和14.03%;3个处理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当光量子密度超过300μmol?m-2?s-1时,T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要显著高于T1与CK处理;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T2处理的光补偿点量子效率(AQE)显著高于T1与CK处理,在灌浆期(R3)降至3个生育时期(V12、R1、R3)间的最低值;T2处理的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均显著高于T1与CK处理,T2处理LSP与LCP的差值均为最大,2 a 3个生育时期(V12、R1、R3)分别达到1871.6、1914.4、1891.9μmol?m-2和1909.7、1848.6、1822.4μmol?m-2?s-1;CO2补偿点(CCP)、CO2饱和点(CSP)、CO2饱和时最大净光合速率(CSPn)和羧化效率(CE)均呈T2>T1>CK,T1与T2处理的CCP均显著高于CK处理,T2处理的CSP均显著高于T1与CK处理,T2处理CSP与CCP的差值更大,2 a 3个生育时期(V12、R1、R3)分别达到540.06、558.87、561.19μmol?m-2和539.13、518.54、574.73μmol?mol-1;T2处理的CE在R1和R3期均显著高于T1和CK处理;T1与T2处理的Rubisco最大羧化效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均显著高于CK处理.综上所述,优化栽培模式(T2处理)可维持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玉米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玉米对光和CO2的适应范围,从而增加光合产物的转运能力和叶片的固碳羧化能力,促进籽粒灌浆,减少资源利用的同时实现玉米产量提高,适合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进行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山西岚县沙棘种质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作者:张皓凯;胡芳媛;李前;申逸男;胡志宝;刘丽娜;于璐;王洪江
关键词:沙棘;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综合评价
-
生长调节剂对沙棘硬枝扦插的影响
作者:李前;张东为;赵鑫丹;霍研;戈素芬
关键词:沙棘;硬枝扦插;生根率
-
绿豆叶片光合、根系伤流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作者:齐泽鑫;关成龙;张梦如;王也;孙文正;张治安;包淑英
关键词:绿豆;光合作用;伤流液;产量;净光合速率;伤流强度;根系
-
矮秆宜机收、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公谷86的选育
作者:周柏卉;张伟龙;李淑杰;高忠;徐晨;刘宽;高鸣
关键词:谷子;矮秆;抗除草剂;公谷86
-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红枣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作者:张丽华;陈云莉;石勇;李顺峰;查蒙蒙;李昌文;纵伟;王小媛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发酵;红枣汁;挥发性香气成分;OPLS-DA模型
-
整合素结合序列N端Gly错义突变对重组胶原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斐;侯宇曦;饶犇;刘晓艳;王亚平;邱一敏
关键词:重组胶原蛋白;成骨不全症;错义突变;三螺旋结构;整合素结合能力
-
不同修复措施对西乌珠穆沁旗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作者:刘欣超;刘思博;张璞进;常虹;晔薷罕;阿拉坦其其格;牡丹;张丽华;李晓奇;殷国梅
关键词: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围封;沙障;补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