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碳库及循环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龙皂

作者: 罗龙皂;李渝;蒋太明

作者机构: 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碳循环;碳库;碳源;碳汇;固碳潜力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10 期

页码: 89-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碳循环研究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综述了我国土壤有机碳库、碳循环机制、固碳潜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土壤碳循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农业土壤地力提升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和借鉴。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研究进展和展望. 刘昱,陈敏鹏,陈吉宁. 2015

[2]果园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研究进展. 李壮,张彩霞,李敏,徐锴,厉恩茂,程存刚. 2010

[3]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 2005

[4]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陈晓鹏,尚占环. 2011

[5]内陆渔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特征及碳汇机制. 杨健,苏彦平,刘洪波,戈贤平. 2012

[6]潮间带湿地碳循环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研究进展. 仲启铖,王开运,周凯,来琦芳. 2015

[7]"双碳"战略下云南省农业碳汇研究. 万思琦,袁媛,伏成秀,董云峰,鄢文光,董晓波. 2024

[8]“两型社会”先行试验区湖北碳源、碳汇时序特征分析. 李平,阳超,王维薇. 2017

[9]低碳农业研究述评. 张晨,罗强,俞菊生,马莹,曹黎明. 2013

[10]海洋碳汇研究进展及南海碳汇渔业发展方向探讨. 李纯厚,齐占会,黄洪辉,刘永,孔啸兰,肖雅元. 2010

[11]不同施肥处理对花菜-毛豆轮作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张娟琴,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 2017

[12]IPCC驱动下的林地碳汇估算方法进展. 杨茜,孙耀. 2013

[13]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变化分析. 万思琦,董晓波,伏成秀,董云峰,鄢文光,张晓娇,袁媛. 2023

[14]贵州主要作物固碳现状和潜力估算. 肖厚军,秦松,何佳芳,范成五. 2012

[15]秸秆还田固碳增汇效果研究进展. 罗龙皂,李渝,蒋太明. 2013

[16]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长状况及固碳潜力空间分异研究. 吴振云,李进军,李娜,杨建红,席亚丽. 2020

[17]有机物料投入对作物产量及潮土固碳的影响. 杨苏,李传哲,王静,汪吉东,张永春,李辉信,艾玉春. 2020

[18]中国半干旱区农田土壤碳、氮、磷含量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胡延斌,张强,肖国举,仇正跻,李永平,郭占强. 2022

[19]亚热带果园土壤固碳潜力估算——以永春县为例. 王义祥,田娜,王成己,翁伯琦,黄毅斌. 2015

[20]生草栽培下果园土壤固碳潜力研究. 翁伯琦,王义祥,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