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株鲑源嗜冷黄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媛媛

作者: 刘媛媛;宋健;樊丹;王荻;邓福容;李绍戊;刘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嗜冷黄杆菌;鲑科鱼类;药物敏感性;微量肉汤稀释法;最小抑菌浓度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22 年 004 期

页码: 976-9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由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引起的细菌性冷水病是造成国内外鲑科鱼类养殖巨大经济损失的细菌性疾病之一。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临床分离的鲑源嗜冷黄杆菌的药敏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该菌引发疾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用药指导。【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1株嗜冷黄杆菌分离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进一步探讨其药物敏感性与时空分布和宿主的关联性。【结果】分离株普遍对链霉素、甲氧苄啶敏感性低,对利福平、呋喃唑酮等敏感;分离自黑龙江省的菌株对链霉素和甲氧苄啶的药物敏感性较低,MIC值分别达到32μg/mL(50%)和16μg/mL(75%);吉林省菌株对链霉素、甲氧苄啶的药物敏感性较低,分别达到32μg/mL(33.3%)和16μg/mL(66.7%)。白点鲑源、美洲红点鲑源和亚东鲑源分离株对链霉素和甲氧苄啶药物敏感性较低,MIC均达到16μg/mL以上;白点鲑源分离株对新霉素和氯霉素表现出较低的药物敏感性,美洲红点鲑源分离株则对甲砜霉素、氟甲喹和恶喹酸表现出较低的药物敏感性。【结论】2019—2020年我国东北地区临床分离的嗜冷黄杆菌分离株对氟甲喹、恶喹酸、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的敏感性均呈现升高趋势,建议选用恩诺沙星对嗜冷黄杆菌引起的细菌性冷水病进行防治。

分类号: S943

  • 相关文献

[1]嗜冷黄杆菌及细菌性冷水病的研究进展. 柴静茹,王荻,卢彤岩,曹永生,刘红柏,李绍戊. 2020

[2]肌肉注射感染嗜冷黄杆菌虹鳟的组织嗜性与动态分布. 柴静茹,王荻,陈福广,曹永生,卢彤岩,李绍戊. 2021

[3]虹鳟源嗜冷黄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柴静茹,王荻,卢彤岩,曹永生,李绍戊. 2021

[4]嗜冷黄杆菌CRISPR/Cas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福广,卢彤岩,李绍戊. 2021

[5]嗜冷黄杆菌培养基优化研究. 柴静茹,卢彤岩,王荻,陈福广,李绍戊. 2021

[6]奶牛乳房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杜琳,王丽芳,冯小慧,张三粉,宋洁,姚一萍,史培. 2019

[7]微生物生长传感器药敏试验方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对比研究. 姜晓瑜,张旭志,杨倩倩,李阳,王晓春,谢国驷,赵俊,曲克明. 2021

[8]96点阵琼脂稀释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结果的对比. 胡明,李璐璐,赵敏,骆延波,张印,齐静,张庆,刘玉庆. 2018

[9]以梯度平板法改进药敏试验方法及其药物浓度质量控制. 王杰,张庆,李璐璐,胡明,骆延波,齐静,张印,刘玉庆. 2017

[10]宠物源性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师志海,王文佳,兰亚莉,陈朝喜. 2012

[11]屠宰场分离大肠埃希氏菌O157:H7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分析. 钟巧贤,袁淑英,梁秋燕,袁明贵,彭新宇,徐志宏,向蓉. 2021

[12]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鱼类IHNV病毒检测方法构建. 赵紫霞,许建,张研,江炎亮,陈强. 2018

[13]虹鳟倍性鉴定SSR标记筛选与应用研究. 马海兵,黄天晴,徐革锋,刘恩慧,谷伟,王高超,郭福元,董福霖,郑龙华,张黎黎,姜再胜,王炳谦. 2024

[14]主要养殖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户国,谷伟,白庆利,王炳谦. 2012

[15]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状况. 牟振波. 2013

[16]鲑鳟通用型低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的开发. 邰如玉,许建,江炎亮,张瀚元,白庆利,杨世勇,徐鹏,赵紫霞. 2019

[17]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鲑科鱼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系统构建. 赵紫霞,许建,吴碧银,曹顶臣,白庆利,徐鹏,马卓君. 2022

[18]鲑鳟鱼类育种中常用策略、方法及其应用概述. 户国,谷伟,白庆利,王炳谦. 2014

[19]鲑科鱼类及其养殖状况. 孙大江,王炳谦. 2010

[20]犬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研究. 杨丽娟,田欣睿.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