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摘薹次数对油菜菜薹、鲜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吉风

作者: 朱吉风;周熙荣;蒋美艳;焦金囡;费全凤;顾春军;王伟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菜薹;鲜草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06 期

页码: 76-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甘蓝型油菜作绿肥的种植效益,开展不同摘薹方式对油菜菜薹、鲜草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摘薹次数增加,供试油菜品种(系)的花期延长,菜薹产量及其产值增加,鲜草产量降低.1次摘薹处理的油菜鲜草产量较对照减产不显著,2次摘薹处理的油菜较对照减产显著,且3个品种(系)间和不同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相同处理下,甘蓝型油菜新品系沪油肥1号的菜薹量和鲜草产量最高.在摘薹后未追肥的条件下,沪油肥1号摘1次薹和2次薹的鲜草产量分别为46 850.0 kg/hm2和40 800.0 kg/hm2,明显高于'沪油 21'(35 816.7 kg/hm2 和 30 383.3 kg/hm2)和沪油肥 2 号(35 466.7 kg/hm2 和30 883.3 kg/hm2).沪油肥1号的生物产量和产薹量较高,适合作为"菜肥两用型"优质绿肥油菜品种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摘薹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文献分析. 戴祥来,赵继献,胡权,程国平. 2021

[2]有机肥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戴祥来,赵继献,胡权. 2022

[3]油菜摘薹后不同追肥量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炜华,赵继献,戴祥来,胡权,程国平. 2024

[4]川南丘陵区油蔬两用甘蓝型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刘梦,林权,赵远林,张义娟,杭淑莲,胡玉,曹正邓渊,张德银. 2024

[5]河南省不同轮作区双低杂交油菜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蔡东芳,王建平,张书芬,何俊平,曹金华,文雁成,赵磊,王东国,朱家成. 2018

[6]不同施肥水平及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A2003产草量的影响. 尚以顺,舒健虹,陈燕萍,熊先勤,赵熙贵. 2008

[7]氮磷钾配施对威宁球茎草芦鲜草产量及营养成份的影响. 王应芬,刘华荣,龙忠富,杨义成,邓蓉,吴佳海,罗天琼. 2012

[8]中原地区苜蓿半干窖贮料的调制技术. 卡哈尔曼·恰依扎旦,冯长松,孙全友,王琳燚,李绍钰,盛卫东. 2013

[9]黑麦草施用寄云酵素液肥效果研究. 李辰琼,莫志萍,陈燕萍. 2007

[10]不同栽培年限白三叶产草量的研究. 何静,毛中丽,曾华. 2007

[11]雪凝灾后厩肥和尿素对新植鸭茅鲜草产量的影响. 陈瑞祥,赵明坤,罗天琼,莫本田,卢学丽. 2009

[12]不同施肥水平对“黔育1号”菊苣产草量的影响. 何静,韩永芬,苏生. 2015

[13]几个栽培因子对多花黑麦草贵草2号鲜草产量的影响. 陈国南,尚以顺. 2009

[14]磷钾配合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李源,王赞,高洪文,刘贵波. 2008

[15]不同种植行距对罗甸宽叶雀稗产草量的影响. 何静,覃涛英,韩永芬. 2019

[16]人工牧草春秋两季播种杂草防除技术研究. 王明进,熊和琴,熊先勤,杨泽霖,黎俊. 2015

[17]不同播种期对黔草4号鸭茅鲜草产量的影响. 雷霞,何静,韩永芬,马宁,方烁,覃涛英. 2015

[18]5种杀菌剂对紫云英菌核病大田防效测定. 杨光,乔利,吕玉虎,周长勇,郭晓彦,陈雪青,潘兹亮. 2017

[19]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影响. 莫本田,罗天琼,韩永芬. 2000

[20]刈割次数对江苏沿海地区多花黑麦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孙扣忠,邹海祥,李亚芳,晏军,马萌萌,钟小仙,陈满霞,王春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