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新萍
作者: 许新萍;卫剑文;范云六;李宝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稻;胚性愈伤组织;基因枪法转化;bar基因;B.t.δ-内毒素基因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0379-4172
年卷期: 1999 年 03 期
页码: 219-227+282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籼稻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基因枪法转化的靶材料,建立了可重复的、高效的籼稻转化系统。从籼稻成熟胚诱寻生长3~4周的愈伤组织,经过2~6周继代培养后,可以形成足够量的颗粒状胚性意伤组织。用含有bar基因B.t.δ-内毒素基因的质粒pFWZ16轰击转化胚性愈伤组织,在含2~4mg/LBasta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预再生、再生及长根培养,并通过干燥处理增加再生频率和出苗数。从接种到获得转化小植株只需要4~5个月。供试的两个品种为华南地区推广的优良籼稻品种,共轰击821块胚性愈伤组织,获得48个系的477株Basta抗性植株。经PCR扩增分析和Southernblot杂交分析证实外源的bar基因和B.t.基因己整合到转基因水稻植株基因组中,Basta抗性鉴定和PNA点杂交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87.5%的转基因植株可育。Basta喷施实验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bar基因和B.t.基因已遗传至子代,并且主要按孟德尔规律进行分离。
分类号: Q943
- 相关文献
[1]籼稻幼胚组织培养高频率植株再生及其基因转化的研究. 王慧中,华志华,高振宇,颜美仙,黄大年. 2000
[2]抗逆相关基因GmAREB转基因小麦的获得与鉴定. 陈红敏,陈明,魏安智,徐兆师,李连城,徐惠君,杜丽璞,马有志. 2010
[3]基因枪轰击法将蜘蛛丝蛋白基因(ADF3)转入海岛棉的研究. 黄全生,刘霞,王义琴,王冬梅,杨克锐,李建平,葛峰. 2004
[4]基因枪转化的bar基因表达盒在水稻中的重组结构. 赵艳,钱前,王慧中,高振宇,颜美仙,黄大年. 2007
[5]水稻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育研究. 王才林,赵凌,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何小兰,朱为民. 2002
[6]外源类甜蛋白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岳东霞,金红,周良炎,S.Muthukrishnan. 2000
[7]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幼胚获得抗除草剂再生植株. 梁雪莲,孙毅,郭平毅,刘惠民,刘少翔,王景雪,解志红,孙丹琼. 2003
[8]用基因枪法转bar基因以培育抗除草剂的直播稻. 周盛梅,汪晓玲,华志华,薛锐,王慧中,黄纯农,黄大年. 2001
[9]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1C893的获得与鉴定. 邓晓湘,魏岁军,曹正春,唐俐,肖国樱. 2014
[10]转山菠菜胆碱单加氧酶基因(AhCMO)水稻创制及其耐盐性研究. 罗伯祥,肖自友,邓力华,陈芬,陈受宜,李文彬,肖国樱. 2010
[11]bar基因表达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龙丽坤,李葱葱,张明,李飞武. 2014
[12]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的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高旭东,王永志,时圣凤,李忠鹏,李小宇,徐文静,张正坤,路扬,张佳诗. 2013
[13]利用农杆菌介导合子胚转化法将Bar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曲祥春,李毅丹,李晓辉,刘德璞,郝文媛. 2017
[14]抗除草剂水稻新品系“E32HR”的选育. 王才林,赵凌,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 2003
[15]OsbHLH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水稻研究. 罗伯祥,邓力华,陈芬,陈受宜,李文彬,肖国樱. 2009
[16]水稻叶绿体转化载体pBS的构建及融合基因功能的初步鉴定. 李丁,左佳,贺荣华,韩小霞,邢俊杰,李祺,曹孟良. 2012
[17]抗除草剂Bar基因的优化及PAT蛋白的表达. 李葱葱,李飞武,谭喜昌,夏蔚,邵改革,龙丽坤. 2015
[18]基于phy基因的双边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赵鄢鹏,李杰,刘琦,夏善勇,吴立成,王秀君,李希臣. 2010
[19]花粉管通道介导的抗除草剂基因(bar)对大豆的遗传转化. 刘昭军,李铁,刘丽艳,刘琦,王珣,马启慧. 2007
[20]转OsbHLH1和Bar基因水稻及相关特性分析. 罗伯祥,肖自友,肖国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生物反应器
作者:柳小庆;范云六;陈茹梅;姚斌
关键词:
-
植物JAZ蛋白的功能概述
作者:孙程;周晓今;陈茹梅;范云六;王磊
关键词:JAZs;TIFY;茉莉酸
-
农业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作者:范云六
关键词:
-
生物技术已成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范云六
关键词:
-
人才之我见——浅谈专业型与复合型人才
作者:范云六
关键词:
-
理性认识转基因食品安全
作者:范云六;张春义
关键词:
-
生物技术在新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上的应用
作者:范云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