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菌种发酵垫床对青年奶牛生长、健康及其舍内环境卫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顾亚兰

作者: 顾亚兰;徐俊;甄永康;陈逸飞;张振斌;于翔;毛永江;王梦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发酵床;青年牛;体尺;环境卫生;菌种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杂志

ISSN: 0258-7033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229-2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对发酵床养殖模式奶牛舍内环境卫生、垫料理化、青年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而筛选出优势菌种组合。在2019年4—11月对某青年牛舍进行初次铺设。牛舍长232 m、宽10 m,平均分为4个区域,各区域相互独立,且采光和通风方式相同。此外,每个区域饲养7月龄、体重240~250 kg、体高135~145 cm、体况等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母)8头。垫料按木屑、稻草、压榨牛粪9:10:8混合均匀铺制,厚度为0.5 m,各区域接种不同比例复合芽孢杆菌(活菌量500亿/g)、乳酸菌(活菌量60亿/g)和酵母菌(活菌量60亿/g)。菌种使用步骤:先温水活化(每千克菌种添加100 g尿素和0.5 kg红糖),然后按比例混匀放置3 h活化;喷洒;翻动均匀。1号区域:复合芽孢杆菌和乳酸菌(2:1);2号区域:酵母菌和乳酸菌(2:1);3号区域:复合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1:1:1);4号区域为对照组,未添加外源菌种。结果表明:1号区域内的相对湿度显著低于2号与3号区域;4号区域内噪音显著高于其他区域;1号区域内PM1、PM2.5和PM10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区域;1号区域垫料厚度和垫料深层温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蹄踵深度、后肢后视等指标在组间差异显著,皆以3号区域为高;4号区域青年牛的谷草转氨酶和总蛋白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区域;3号区域青年牛的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其他区域。综上,采用不同菌种处理发酵垫床会对牛舍环境卫生和青年奶牛健康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对牛舍内粉尘浓度指标影响,以2:1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菌为优势组合;考虑对青年牛体尺发育指标影响,以1:1:1复合芽孢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菌为优势组合。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发酵床生猪养殖中菌种与垫料的研究进展(英文). 秦竹,周忠凯,顾洪如,杨杰,宦海琳,张霞,余刚. 2013

[2]发酵床养猪技术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盛清凯,武英,胡明,杨林青. 2010

[3]发酵床生猪养殖中菌种与垫料的研究进展. 秦竹,周忠凯,顾洪如,杨杰,宦海林,张霞,周晓云,余刚. 2012

[4]发酵床养猪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上). 盛清凯. 2010

[5]北京地区荷斯坦青年牛繁殖性状影响因素分析. 郭翔羽,郭刚,李锡智,刘林,郑维韬,杨通广,张振山,张毅,王雅春,张胜利,张沅. 2011

[6]肉牛育肥技术要点. 吴乃科. 2004

[7]杂交青年牛和架子牛的育肥技术. 吴乃科,万发春. 1999

[8]猪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细则(二)-对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的要求. 赵书广. 2006

[9]发展沼气缓和能源紧张状态. 杨辅仁. 1986

[10]红火蚁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林嵩. 2012

[11]药械应用趋势导析. 吴萍. 2003

[12]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李宏胜. 2006

[13]母猪肢蹄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张立宪. 2011

[14]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状况预测. 周燕芳,江源,康慕谊,吴文斌,熊惠波. 2003

[15]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技术标准解析. 张金霞,黄晨阳,胡清秀. 2007

[16]不同菌种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上的应用试验. 何宗均,梁海恬,赵琳娜,王安保. 2013

[17]野生长根菇驯化栽培研究. 蔡炳华,闭志强,陈丽新,苏国秀,陈振妮. 2004

[18]秸秆预处理后集中还田对农作物及土壤的影响. 王志春. 2016

[19]菜籽粕固体发酵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李莉娜,张林鑫,张凯凯,陈浩林,粟朝芝,吴仙. 2019

[20]秸秆发酵专用菌种对温室土壤菌数、酶活以及秸秆降解的影响. 于淼,王志学,方新,吴红艳,冯健,韩冰,修翠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