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根系对刈割高度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帆

作者: 杨帆;韦宝;王瑜;何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刈割高度;地上生物量;再生速度;相对饲喂价值;根系特征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6 期

页码: 1597-16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产力,品质形成和可持续利用性能对刈割高度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盆栽精细控制试验,探究了4个刈割高度处理(H30,30 cm;H40,40 cm;H50,50 cm和H60,60 cm)对紫花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营养品质和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再生速度,比根长与主根直径均显著增加,相对饲喂价值显著降低;主根直径与地下生物量和再生速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刈割高度与粗蛋白产量和主根直径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刈割高度低于45.13 cm时,降低紫花苜蓿草地的持久性,限制生产潜力的发挥.研究结果可为紫花苜蓿草地科学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分类号: S963.22+3.3

  • 相关文献

[1]18个苜蓿品种根系特征及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王富贵,于林清,田自华,苏东,孙娟娟. 2011

[2]6个双低油菜品系饲用性能比较及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 王红林,左艳春,严旭,周晓康,寇晶,邓武明,肖蔹,宋稀,代兵兵,余青青,杜周和. 2022

[3]整合分析施肥类型对中国北方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王晓雨,于鑫,沈禹颖,张清平,李渊. 2023

[4]不同羊草品种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王建丽,庄煦,牟林林,张冬梅,尤佳,申忠宝,韩微波,邸桂俐. 2024

[5]不同硫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安丹丹,王慧军,刘忠宽,陶佩君. 2007

[6]大棚环境因子与苜蓿再生速度及产草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殷国梅,张英俊,刘永志,赵和平,巴雅尔图. 2012

[7]2010WS狗尾草新品系品种比较试验. 赵明坤,韩永芬,杨菲. 2019

[8]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构成因子研究. 刘磊,陈立波,李志勇,范洁茹,赵海霞. 2009

[9]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的优化. 胡瑞云,沈石妍,李艳芳,李雪珍,王智能,郭家文. 2017

[10]刈割对缘毛雀麦三个品系再生的影响. 石凤翎,田青松,玉涛. 2008

[11]刈割对缘毛雀麦3个品系再生的影响. 石凤翎,田青松,玉涛. 2009

[12]普那菊苣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熊先勤,韩永芬,陈培燕,左相兵,李辰琼. 2006

[13]刈割高度对多花黑麦草新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晓佩,高承芳,刘远,李文杨,陈鑫珠,董晓宁. 2014

[14]构树在肉牛瘤胃中降解特性的研究. 孔凡林,刁其玉,渠建江,屠焰. 2020

[15]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对高寒沼泽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参木友,顿珠加才,鲍宇红,廖阳慈,曲广鹏,普布次仁. 2018

[16]刈割高度和频度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内生真菌共生体麦角生物碱的影响. 张兴旭,李春杰,南志标. 2011

[17]不同刈割高度对红苋草营养成分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德明,蔡兴来,张容鹄,符坚. 2015

[18]不同刈割高度对"蜀草1号"高丹草产量和饲用价值的影响. 周丽,付薇,覃涛英,孟军江,桂永清,韩永芬. 2022

[19]冬夏两季不同刈割高度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彭丽娟,李孟伟,唐振华,彭开屏,梁辛,郭艳霞,杨承剑. 2020

[20]刈割高度对一年生牧草再生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刘杰淋,唐凤兰,张月学,韩微波,尚晨,刘凤岐,陈极山.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