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迟眼蕈蚊热休克蛋白BoHsp70的克隆及热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佳旭

作者: 程佳旭;付步礼;李传仁;张友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高温胁迫;热休克蛋白Hsp70;昆虫耐热性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632-6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韭菜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和表达模式分析,以及探讨该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及响应温度胁迫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韭菜迟眼蕈蚊温度转录组中高温下表达上调的Hsp70序列,设计其基因引物扩增序列,构建qRT-PCR检测体系分析该虫在短时高温热激(30、32、34和36℃;1、2、4、6、8、10和12 h)和高温热激后不同恢复时间(25℃;1 h、2 h)下的Hsp70表达谱。【结果】获得韭菜迟眼蕈蚊Hsp70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命名为BoHsp70(GeneBank登录号:MW250640),包含1 97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56个氨基酸,具有真核生物Hsp70基因家族的3个保守序列,同时在C-末端具有KDEL序列,推测其属于内质网型热休克蛋白。BLAST分析和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韭菜迟眼蕈蚊与双翅目蝇类昆虫Hsp70聚类为一个分支。BoHsp70在韭菜迟眼蕈蚊体内不同发育阶段中都有表达,雄成虫体内的表达量高于雌成虫,且在雌雄成虫头部表达量的差异显著。高温胁迫可诱导BoHsp70表达,并在诱导1-2 h内达到最高水平。在30、32和34℃热激条件下随热激时间的增加,BoHsp70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而在36℃热激下,BoHsp70表达水平不变。韭菜迟眼蕈蚊在解除高温热激后,BoHsp70表达水平随着恢复时间的增长而下降。【结论】韭菜迟眼蕈蚊可以通过调节体内Hsp70的表达来应对不良的环境温度。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细粒棘球绦虫表膜糖抗原HSP7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特性分析. 古努尔·吐尔逊,米晓云,赵莉,张旭,张壮志,石保新,吐尔洪·依米提,艾力麦麦提·麦麦提力,马合木提·塔力普. 2013

[2]合浦珠母贝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黄桂菊,曲妮妮,喻达辉,李莉好. 2007

[3]韭菜迟眼蕈蚊在川芎上的为害及鉴定. 杜立新,宋健,贾海民,曹伟平,李耀发,张晓. 2018

[4]5%氟啶脲乳油防治韭菜地蛆田间药效试验. 庄占兴,王术山,郑海燕,翟淑华. 2003

[5]韭菜迟眼蕈蚊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分布与内部结构. 张思聪,杨颖,张善干,张龙. 2009

[6]灭幼脲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活性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庄占兴,韩书霞,张春学. 2003

[7]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胡霞,白义川,徐维红,邹德玉,许静杨,刘佰明,谷希树. 2016

[8]40%蛆除乳油对韭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比较. 胡学雄,白义川,谷希树,李秀英. 2002

[9]瘦弱秽蝇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捕食功能研究. 王一昕,徐维红,史一荔,刘佰明,许静杨,白义川,谷希树,邹德玉. 2017

[10]3种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亚致死效应. 史一荔,刘佰明,许静杨,徐维红,刘茹,胡霞,谷希树. 2018

[11]韭菜迟眼蕈蚊的简易人工饲养方法. 许静杨,谷希树,徐维红,白义川,陈俊荣,胡霞. 2014

[12]八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致毒效应研究. 李照诺,谷希树,徐维红,许静杨,陈俊荣. 2015

[13]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进展. 白光瑛,马海鲲,王孝莹,吴林林,沈广爽,谷希树,阮维斌. 2015

[14]韭菜迟眼蕈蚊对2种常用杀虫剂的选择压力及抗性回复. 李照诺,徐维红,许静杨,陈俊荣,胡霞,谷希树. 2015

[15]韭菜迟眼蕈蚊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王哲,钟涛,刘培斌,许国庆. 2017

[16]臭氧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吴启佳,史彩华,梁宏合,焦晓国. 2017

[17]韭菜迟眼蕈蚊取食习性及趋性行为反应. 徐蕾,赵彤华,许国庆,钟涛,刘培斌. 2018

[18]日晒高温覆膜对韭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宋健,曹伟平,陈丹,张晓,杜立新. 2018

[19]高通量测序分析高温覆膜对韭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宋健,张海剑,刘莉,杜立新,柳健虎,曹伟平. 2020

[20]对韭蛆高毒力Bt菌株与常用化学杀虫剂相容性研究. 宋健,曹伟平,杜立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