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适宜直播品种的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志强

作者: 方志强;陆展华;王石光;刘维;卢东柏;王晓飞;巫浩翔;陈浩;何秀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种植模式;移栽;直播;品种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6 期

页码: 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育苗移栽和直播是当前广东应用最广的水稻种植方式.探究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广东及华南地区淹水直播的水稻品种,为广东及华南地区直播稻品种选择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育成的25份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模拟大田淹水成苗试验,并在早、晚两季的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测定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抗倒伏性、产量等性状,筛选适宜直播的水稻品种.[结果]粤新银占2号、粤农丝苗、粤泰油占等12个品种的耐淹成苗率达到80%;通过分析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种植模式,发现早、晚季直播稻的生育期比育苗移栽平均缩短7~15 d;田间抗倒伏表型鉴定表明,有11份水稻品种的抗倒性强;产量分析表明,早、晚季直播产量比育苗移栽表现为增产,平均增幅分别为0.99%和1.25%.[结论]综合参试品种的耐淹性、抗倒性和丰产性筛选出粤农丝苗、粤美占、五山丝苗、粤特油占等4个品种适宜华南稻区的直播栽培模式.

分类号: S511.04

  • 相关文献

[1]三种栽培类型稻田杂划的一次性化除技术. 沈国辉. 1998

[2]水稻直播与移栽的比较及相应育种策略. 景德道,刁立平,钱华飞,盛生兰,林添资,胡春明. 2008

[3]水稻机械化播栽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陈留根,张传胜,杨洪建,盛婧,朱普平,郑建初. 2015

[4]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张晓丽,陶伟,高国庆,陈雷,郭辉,张华,唐茂艳,梁天锋. 2023

[5]直播栽培对双季早稻生育期抗倒伏能力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张晓丽,陶伟,高国庆,陈雷,郭辉,张华,唐茂艳,梁天锋. 2023

[6]客观面对直播稻的迅速发展 研究掌握直播稻的稳产技术. 郑克武. 2009

[7]湖南水稻直播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刘利成,黎用朝,黄志才,邓应征,闵军,刘三雄,胡敏. 2019

[8]一季晚稻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的农艺性状比较. 张玉烛,曾翔,瞿华香,张兴怀,谢建红,屠乃美. 2006

[9]超级杂交稻直播栽培示范研究. 粟异全,张玉烛. 2007

[10]柱花草种植方法比较试验. 张庆智,丁迪云,沈玉朗,雷玉叶. 1993

[11]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 何勇,李柏桥,向薇薇,王茂理,黄波. 2018

[12]泸糯12号在不同时期直播和移栽的比较研究. 丁国祥,倪先林,胡炯凌,陈国民,赵甘霖. 2014

[13]当归种植模式研究综述. 龚成文,米永伟,张东佳,邵武平,王浩亮. 2022

[14]移栽与直播对油菜根系建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袁金展,马霓,张春雷,李俊. 2014

[15]双季稻区油菜移栽与直播性状比较研究. 丁秋凡,陈卫江,范连益. 2010

[16]再生稻优良品种(组合)筛选研究. 李彦宁,熊继东,罗赫荣. 2002

[17]几个晚粳稻品种的直播栽培特性. 叶胜海,修芬连,周涯,邓晓梅,陆艳婷,金庆生,张小明. 2012

[18]宣威地区不同甘薯品种在马铃薯收获后移栽的产量表现. 宁彩虹,代艳琼,王朋军,马朝勇,徐宁生,缪应省. 2023

[19]燕山丘陵温热区宜机收玉米品种配套技术研究. 董喆,边丽梅,张昊,郑伟,张丽妍,郝春雷,孟繁盛,慈艳华,杜江洪. 2021

[20]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桑晓慧,陈伟,赵云雷,赵佩,龚海燕,王红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